为经费管理“松绑” 更好激励科研人员潜心钻研

2021年08月16日 1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近日公布,从7方面提出25条举措,为创新“松绑”,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管理自主权。

  经费支持是重要保障

  观人类科学事业,经费支持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科研大国,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连年快速增长,早已达到每年2万亿元之巨。当然,保障足更要用得好。一直以来,科研经费管理僵化、经费下发滞后、报销繁琐、“过细过死”“重物轻人”等“痛点”,让一些科研人员不胜其扰。

  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不是为了钱而工作,但钱也是工作的重要驱动剂,没有钱,很多研究项目就开展不了。过去,科研资金存在“重物轻人”问题,办公用品、耗材只要有发票都能报销,科研人员的劳动、脑力付出却没有报酬或者报酬比例偏低,人的创造性无形中被抹杀了。

  要为创新进一步松绑

  比如,简化预算编制,解决了过去编制预算必须“未卜先知”的问题,让科研人员不必在研究开始前就精确计算项目未来开支;预算调剂权下放,意味着在科研项目单位或项目负责人这一级,就能做到“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在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中推行经费包干制,这意味着相关科研人员无需编制项目预算,可根据实际经费需求使用和列支,体现了对科研人员的尊重和信任。

  减什么?减繁文缛节,减条条框框。比如将预算科目从9个以上精简为3个,设备费等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对基础研究类和人才类项目推行经费包干制……科研探索意味着走上一条未知的旅途,其间可能遇到各种变数,调剂权下放、“包干制”(确定经费总额,但无需编制预算明细)就是要增加弹性、灵活性,与科研工作不断调整、探索未知的需求相适应。

  期待举措能有效落实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复杂智力劳动,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线不确定性和结果难预测性等特点。只有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创新进一步松绑、减负、加油,其核心都是为了“人”,都是为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期待各项改革举措能有效落实,进一步激励我国广大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微言大义:

  @秋风:简化预算的作法,更合乎国际规则。

  @那个谁: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应该为人服务、以人为核心,而非让“人围绕着经费转”。

  @振彬:配备科研财务助理,提供预算编制、报销等专业化服务,也能让科研人员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风不渡:国家科研经费的管理,严格的财务制度是必要的,还要避免科研人员乱花纳税人的钱。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科技创新是典型的脑力活动,不可能像修路盖楼那样按部就班。而僵硬的经费管理机制,违背了科研规律,相当程度上束缚了科研人员的手脚。当然,钱还要花到刀刃上。让钱成为活钱,让刃成为锋刃,自会吹皱自主创新的一池春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添不竭动力。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为经费管理“松绑” 更好激励科研人员潜心钻研

2021-08-16 1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