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期下发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天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然而,据央视调查,未成年人借用成年人账号玩网络游戏的情况依然存在,甚至有人通过“租号”“买号”等方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无限制玩网游的途径。记者在某账号交易平台租号区花33元租了两个小时《王者荣耀》账号,全程没有触发任何实名认证系统。
警惕网游“租号”灰色产业链
在防沉迷出现前,网络上私人交易游戏账号的现象就已经屡见不鲜。随着防沉迷通知的出台,这些游戏玩家又寻得了新的商机:通过向未成年人租卖账号从而获利。在网络上搜索“租游戏号”“买游戏号”等关键词,网络论坛、电商平台等出租售卖广告应接不暇。如此“顶风作案”归根结底是监管困难。【详细】
网游新规不是一纸空文。保护未成年人,是每个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从某些成年人经营租号业务、引诱未成年人违规的操作来看,他们对网游新规置若罔闻。那么就需要法规发力、需要平台尽责,抓住典型、解剖麻雀、以点带面,从严处理那些为了一己之私坑害别人孩子的人,彻底斩断“租号”打网游的灰色产业链。【详细】
网游企业要把好防沉迷技术关
管理私人租售游戏账号,游戏公司应首当其冲。游戏账号的私下交易,不仅是对未成年人防沉迷限制的破坏,也是对实名制游戏规则的破坏。游戏公司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技术手段:人脸识别、指纹登录等与游戏账号进行绑定,利用生物信息进行游戏账号的登录使用。除此之外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相关行为进行约束也十分有必要。【详细】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应该成为包括网游企业在内的各方共识。这是社会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网游企业要不断优化玩家游戏行为数据分析,准确判定账号身份,有效控制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账号权限,把好防沉迷的技术关。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技术无法解决全部问题。一方面,不是每家网游企业都具备相关技术水平,能够承担技术调动成本,也不存在任何完美技术,能够解决防沉迷问题;另一方面,除了游戏机制本身的问题,未成年人在现实世界无法获得陪伴、成就感,就会在游戏中寻找代偿性满足,这需要社会各方协力。【详细】
游戏防沉迷堡垒需社会共建
抱怨“都是游戏毁了我的清华孩子”的父母,不妨想想自己是不是习惯了“手机带娃”,下班回家自己玩手机,对孩子缺少交流和陪伴,为了减少带娃的麻烦,直接采取给孩子扔个手机这种“简单高效”的方式?家庭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场所,家长要警惕不当引导示范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结合“双减”政策,孩子们学业负担减轻了,课余时间多了,需要更多健康的娱乐方式。只有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才能防止按下游戏成瘾的“葫芦”,浮起短视频成瘾的“瓢”。【详细】
尽管游戏企业和有关部门都为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献策献力,也仍然可能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风险。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孩子身上。作为祖国的栋梁和未来的希望,未成年人应该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培养下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游戏防沉迷的这座堡垒,需要全民共建。【详细】
微言大义:
@茶猫少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胖迪家的人:孩子的教育管理不能一味丢给社会,父母不能缺席。
@心之所向slience:这就是我为啥宁愿闲着无聊也不打游戏的原因,因为打游戏真的容易沉迷!
@子凡的如水人生:建议刷脸进游戏。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法律尊严不容挑战,既然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了,防沉迷新规也出台了,那就要严格执行,坚决斩断网游“租号”灰色产业链,绝不容宵小之徒从未成年人身上赚取不义之财。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无论监管部门、网游企业、电商平台,还是学校、家长,都要各司其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年人重任在肩。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