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只要积极行动、综合施策、科学应对、形成合力,消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预期,稳定企业经营信心,就一定能够稳住国内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这个大局,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总理近期在浙江考察时,与十多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交流,了解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化等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他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仅给大中制造企业带来过多压力,而且会影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向下游传导还会影响消费,要用好减税降费、普惠金融等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加强市场调节,努力减缓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企业也要注重挖潜和创新缓解成本压力、提高竞争力。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持青山常在、生机盎然,从中央到地方在降成本方面实施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举措,成效很好。今年,持续发力“降成本”,为市场主体纾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从九个方面提出19条举措,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运营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未来,降成本成果更值得期待。
今年以来,金属、能源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明显,对我国产生了输入性压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上行。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涨幅比3月份扩大2.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1%,涨幅比上月扩大3.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6.76个百分点。毋庸讳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压力确实抬高了制造企业的成本,而且在一些行业的表现还比较明显。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种压力会严重影响已经取得的降成本成果,进而影响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成效。如果这种输入性压力通过价格传导抬高了最终消费品价格,还会影响消费需求持续向好的趋势。因此,平抑大宗商品价格,减缓乃至阻断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尤为迫切。
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家层面高度关注、积极应对。5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大宗商品进出口和储备调节,推进通关便利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保供稳价能力。5月23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约谈了铁矿石、钢材、铜、铝等行业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重点企业,对大宗商品价格加强监测和监管。
对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需要正视,但不必恐慌。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多个暂时性因素决定的,比如一些国家和地区疫情再次暴发、国际市场流动性释放等,不具备长期持续上涨的基础。此外,我国具有充足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强大的国内市场潜力、齐全的制造业门类,以及较强的市场自我调整适应性。只要积极行动、综合施策、科学应对、形成合力,消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预期,稳定企业经营信心,就一定能够稳住国内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这个大局,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意义重大
“实干”强了实体经济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