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特效茶”“办事茶”“金融茶”,“一片(饼)可以买一辆宝马,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茶叶再次上演疯狂爆炒的戏码。记者对茶叶市场调查发现,打着各类名目的营销乱象层出不穷。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茶叶不算是标准化的商品,它本身有着土特产的属性,缺少比较明确的定价标准,产地、生长环境以及具体的口感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价格。而一些产量较少的茶叶,因为稀缺而卖到高价,也完全符合市场的规律。但一些茶叶动辄飙到数万甚至数十万的高价,不仅仅是因为稀缺,背后更是有明显的炒作因素。【详细】
2007年普洱茶价格崩盘令炒茶者损失惨重,但吃一堑似乎并没有令人长一智。2012年西湖龙井预售创出18万元天价,随后,河南信阳毛尖推出公务消费“奢侈茶”,一斤高达13万元。现如今,价格不菲的佳茗同样令公众却步。种类繁多的高价茶,买的人会喝吗?非也。
既然“买的人不喝”,那么喝的人能买到放心茶吗?在激烈的茶叶市场竞争中,部分商家走“虚夸风”路线,真假难辨的广告内容引发公众困惑。一些茶叶宣称具有“降火解酒益肝清热”功能,更有甚者以“当地长寿老人和双胞胎占比多”佐证奇效。虽自称“山头茶”“特效茶”,其现实功效究竟几何,真相晦暗不明。无底线的乱象背后,是各方切身利益的真损失。【详细】
鼓吹价格上涨,无非为了寻找接盘者
之所以会存在炒作空间,首先在于茶叶种类繁多,地理特征鲜明,如何评判一杯好茶,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其次,茶礼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加上社会资本的涌入,都为“茶道”变成生财之道提供了土壤。
当茶叶不再是一般商品,而过多成为体现面子、积攒票子的艺术品、收藏品和投资品,所产生的危害不仅在于干扰市场健康发展,还可能潜藏腐败风险、成为圈钱骗局。【详细】
2019年贵州就曾破获了一起有关“茶票”的网络平台诈骗案。而类似案件的出现,也能够解释为何茶叶被打上各种噱头,说白了,炮制稀缺的行情,鼓吹价格上涨,无非是为了寻找接盘者。
不管是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还是诱骗投资而把消费者当成韭菜,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都是赤裸裸的伤害。正因此,对于茶叶相关非理性的投机炒作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应该有更加敏锐的触觉,该出手时就应果断出手,保障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详细】
从源头上发力,端掉天价茶叶的“炒锅”
茶价被“炒上天”,畸形的茶叶观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影响茶叶产业健康发展。杜绝此种乱象,需要在各个环节上下功夫。茶企要严格自律,在消费端上关紧“水龙头”,减少天价茶的利益驱动和炒作空间;茶叶爱好者要理性消费,不要过分迷信茶叶“神效”,对声称有治疗功效的茶叶宣传必须保持谨慎、警惕;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应强化监管,完善茶产品溯源机制,杜绝虚假宣传,从源头上发力,或才能端掉天价茶叶的“炒锅”,杜绝天价茶叶滋生的土壤。【详细】
另外,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看,从茶叶产地方到行业协会,应该共同携手建立更加透明规范的标准化生产体系,让茶叶从生产到终端的销售,能够有比较规范的行业标准。一方面这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监控,另一方面,也能够压缩投机炒作的空间。
无论如何,茶叶的核心属性是用来喝,哪怕它具备了投资等各种附加功能,这些附加功能的实现,仍然得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详细】
微言大义:
@番茄清汤火锅兔:不炒茶怎么赚钱啊?
@关山城:一两黄金一两茶,如此炒作,最终一地鸡毛。
@卜广勇: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
@A真真:不关注,也不会买,主要是买不起。
@Barry.hao:还有什么是不能炒的?还要交多少智商税?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炒房”“炒鞋”“炒茶”……任何一个行业,如果被炒作绑架,都很难健康发展。现在的茶叶市场,等级乱标、价格乱喊、名字乱取,靠“讲故事”出名,靠噱头赚钱,怎一个“乱”字了得!“炒茶”不知已收割了多少“韭菜”,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干扰了产业的长远发展,也损耗了茶叶产地的声誉。要管好这个市场,就要对乱象重拳出击,挤压营销的泡沫,还原茶叶的真实价值,从而引导茶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