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当“品”不当“炒”

2021年04月22日 07:05   来源:南方日报   静 子

    “288万元收下8片大白菜茶”“一片茶饼可买宝马,一提可在广州买房”……营销短视频中的文案似乎在提醒公众:茶叶的疯狂要卷土重来。电商平台的价格标签坐实了该动向: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斤的茶叶比比皆是。

    2007年普洱茶价格崩盘令炒茶者损失惨重,但吃一堑似乎并没有令人长一智。2012年西湖龙井预售创出18万元天价,随后,河南信阳毛尖推出公务消费“奢侈茶”,一斤高达13万元。现如今,价格不菲的佳茗同样令公众却步。种类繁多的高价茶,买的人会喝吗?非也。

    “办事茶”“送礼茶”的雅贿是用途之一。与送真金白银、豪车别墅不同,赠茶既可满足腐败者的虚荣心,也因其隐蔽性较强易摆脱受贿之嫌。“送礼有面子,茶到事成”“领导喝的茶”成为宣传噱头。第二类用途是作为一种投资品,这类茶通常被称为“投资茶”“金融茶”。“限量珍藏版”“非卖品”等标签人为助推了其稀缺性,也为炒作者营造了虚假的营利前景。

    既然“买的人不喝”,那么喝的人能买到放心茶吗?在激烈的茶叶市场竞争中,部分商家走“虚夸风”路线,真假难辨的广告内容引发公众困惑。一些茶叶宣称具有“降火解酒益肝清热”功能,更有甚者以“当地长寿老人和双胞胎占比多”佐证奇效。虽自称“山头茶”“特效茶”,其现实功效究竟几何,真相晦暗不明。无底线的乱象背后,是各方切身利益的真损失。

    高价通常意味着质优、稀缺,市场经济鼓励物有所值的交易行为。高端茶叶卖出较高的价格,这无可厚非。然而,对于那些打着名茶旗号、实则以次充好甚至以假乱真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试想,中低端茶叶混入高价位行列中,人们怎能不对茶叶品质产生怀疑?这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经济亏空,从长远来看,也是对当地名茶声誉的一种消耗,最终伤害的还是茶叶市场的健康发展。

    出于个人喜好、社交需求等原因购买名茶无可指摘,我们旗帜鲜明反对的是因茶而生的权力腐败。收受茶叶的雅贿本质也是一种贿赂,是公权私用的前奏,由此而来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样需要引起重视,需要纪检监察部门主动介入。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茶是雅物,当用来品。茶亦是俗物,当进入“寻常百姓家”。任何以圈钱为目的的炒茶行为都不能容许!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好茶当“品”不当“炒”

2021-04-22 07:05 来源:南方日报 静 子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