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粮食产量目标明确为“1.4万亿斤左右”,在连续4年“1.3万亿斤以上”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释放出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鲜明信号,有助于稳定粮食生产和社会预期,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增添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进一步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今年“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与近年来粮食稳产增产趋势相一致,与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提出的中长期目标相衔接,也留出了一定的弹性,符合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我国有14亿多人口,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缘冲突、贸易保护、极端天气等传统与非传统因素交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就相当于把自己的饭碗交给了别人,关键时候是会被人“一剑封喉”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要求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粮食生产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国内外经验表明,粮食生产爬坡难、滑坡易,一旦松劲就可能掉下去、出问题。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没有变,未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粮食需求还将刚性增长,加之耕地和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极端天气异常多发,我国粮食供求相当长时期内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在高平台上,越往前走难度越大。实现“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任务并不容易,要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切实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