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竞赛可以“买奖” 网友:前途也能买到?

2021年03月31日 14:1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叶圣陶杯”作文竞赛波澜再起。近日,有家长反映,孩子参加了一项“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有多个“渠道商”向家长们承诺,只要花一万元左右就可以买到该比赛北京市赛区一、二等奖,从而帮助学生们“小升初”加分。

  “山寨”比赛不该利用“教育焦虑”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以其命名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从2003年起举办,是目前全国主办单位级别高、专家评委权威、社会影响力大的作文赛事之一,入选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不过,这个宣称万元可保省级奖的“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山寨货。【详细

  此前因多个获奖作品受质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引发热议。教育部因此要求中小学生竞赛要全面自查,坚决防止参赛造假行为,并明确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如此背景下,山寨“叶圣陶杯”作文比赛万元可买奖,表明一些非法组织和人员仍在利用家长的教育焦虑“割韭菜”,有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并查处。【详细】  

  买来的“奖”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部分家长为何还是被收了智商税?其一是培训机构的大肆宣传:只要孩子在“叶圣陶杯”作文比赛中获奖,就会在“小升初”的时候获得加分项;其次是一线教师的“经验之谈”:有高校规定省级二等及以上的获奖有竞争优势;最后还有家长们的内心焦虑: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参加各式竞赛,自己家的孩子不能落后。在内外部的教育压力下,不少家长乱了阵脚,听信了培训机构忽悠。

  升入重点学校、将来找份好工作,家长们“为孩子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问题是,盲目参加各类竞赛真能帮到孩子吗?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视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盲目替孩子报名参加各类竞赛的做法,只会抹杀掉他们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在教育部屡次强调“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与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挂钩”的背景下,参加这类竞赛对升学已经毫无用处。【详细

  当然,无论如何,直接收钱买证书都是有问题的,不仅会伤害、误导学生,也额外推高了校外教育培训的成本,加重了家长负担,并不足取。对此,有关方面理应有一个旗帜鲜明的态度,绝不能听之任之,将这样的事情简单地推给市场,更不能含混模糊,无所作为。【详细

  正本清源 让竞赛回到原本状态 

  可见,欲求祛除诸多培训、竞赛乱象,首先是正本清源,让竞赛回到原初的状态,多一些切磋、观摩、荣誉的意味,少一些现实利益。不管是否获得优胜,都是人生一段值得纪念的经历,是一次历练。不要动辄与实利挂钩。近年来,教育部也在致力于清理各种全国性竞赛。比如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制管理制度,每年更新;比如明确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与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挂钩等等。

  教育是国之大事,更是一个家庭天大的事情。如何能够更加重视基础教育,如何能够尽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如何让希望得到好的教育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应该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事情。我们的社会资本,应该在正确的渠道涌动,进而托起下一代的人生,而不是让家长这里扔一点,那里扔一点,像个赌徒一样,整日在寻找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捷径”。【详细

  微言大义: 

  @媛媛王:培训机构没人管,掏钱的家长也是鬼迷了心窍……

  @潮乡新人:这也山寨?

  @焦糖海盐冰激凌:卖的人是欺诈,买的人也知道是欺诈,用的人也知道是欺诈。

  @苏小叶2030:省级比赛可以花钱买奖,孩子的前途也可以花钱买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教育部已经明确,不再将竞赛奖项与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挂钩,为什么仍有父母被“山寨”竞赛收了“智商税”?其实是教育焦虑心理作祟。父母“为孩子好”无可厚非,但也应该理性思考,如此功利地花大价钱“买奖”,非但不利于孩子成长,反而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家长“花钱买奖”、非法机构“收钱卖奖”若流行于社会,长此以往更是对教育公平的伤害。对此,监管部门也不能再放任了。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

“山寨”竞赛可以“买奖” 网友:前途也能买到?

2021-03-31 14:1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