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长向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反映,自己的孩子参加了一项“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有多个“渠道商”向家长们承诺,只要花一万元左右就可以买到该比赛北京市赛区一、二等奖,从而帮助学生们“小升初”加分。(3月29日《中国之声》)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以其命名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从2003年起举办,是目前全国主办单位级别高、专家评委权威、社会影响力大的作文赛事之一,入选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不过,这个宣称万元可保省级奖的“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山寨货。
山寨“叶圣陶杯”的前身是“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与教育部批准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仅一字之差。主办者打着“叶圣陶杯”的幌子,在许多地方大肆收取参赛费、保奖费,一二三等奖明码标价。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叶圣陶杯”赛事的声誉和权益,去年11月圣陶的曾孙、叶杯系列赛事全国组委会主席叶刚在媒体上痛斥这一乱象,“叶杯赛不卖证书,现在一些人为了挣钱,昧良心地竟然将一张省级的叶杯赛证书炒到15000元一张,这太过分了。”
据介绍,山寨“叶圣陶杯”是由北京一家教育文化公司主办的。2018年,正规“叶圣陶杯”的主办机构将该公司告上法庭。2019年12月23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判决其停止使用“‘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进行赛事活动。随后,该公司只是将比赛改名为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却依然保留“叶圣陶杯”的名头。一些不明就里的家长,很难分清真假“叶圣陶杯”。加之主办者与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形成利益链,拼命向家长灌输“在‘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中获奖,就会在‘小升初’的时候获得加分项”的理念,进一步加剧家长的教育焦虑。于是,一些家长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想法,欣然同意花钱买奖,以便为孩子增添升学砝码。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制管理,并明确规定“竞赛应坚持公益性,做到‘零收费’“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2020年,教育部再次发文强调,严格竞赛评审,严禁竞赛违规收费,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对于山寨“叶圣陶杯”来说,未经审批举办,实行收费发奖,宣扬获奖加分,构成违反了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的“三宗罪”。
今年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提醒指出,近期个别社会组织未经审批违规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竞赛,个别校外培训机构以竞赛名次可以与升学挂钩为“噱头”,违规开展相关培训。广大家长和中小学生务必提高警惕,避免上当。除了提醒公众树立正确教育观念,自觉抵制违规竞赛,有关部门更应强化日常监管,对未经批准、违规举办的竞赛活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借机敛财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