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2020年,面对疫情和汛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经济逆势增长,充分彰显其韧性与潜力,也坚定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中国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986亿元,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
当下,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让人不敢掉以轻心。此时,收到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令人振奋,深觉来之不易。增长2.3%,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0年,面对疫情和汛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经济逆势增长,充分彰显其韧性与潜力,也坚定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这其中,政策的作用功不可没。疫情发生后,我国迅速出台了一系列为企业纾困解难的政策。非常规、大力度的宏观对冲政策,各地各部门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这些都有利于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整体经济全面恢复。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为399万户纳税人办理延期缴纳税款292亿元,及时准确办理出口退税1.45万亿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同时,成绩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疫情冲击之下,生活虽然遇到诸多困难,但乐观向上的人们并不愿就此屈服。因此,即使在一季度疫情防控最为艰巨的时刻,工厂停了、商店关了,很多人被迫宅在家中,但也并没有闲着,而是勤练厨艺、花样健身、网上学习……人们将枯燥的生活装点得有声有色,也带动了数字经济的较快发展。2020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充分彰显了新业态新模式的活力。
另外,2020年,对外贸企业来说,尤为不易。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海运空运物流受阻,很多企业不得不另谋出路。出口转内销、试水直播“带货”……一个个外贸企业积极自救,修炼内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外贸“成绩单”。202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2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在疫情面前,中国经济的韧性没有失色,反而更加明显和清晰。2020年,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暖流。更重要的是,创新动能不断显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开放举措不断落地,中国经济复苏中的亮点逐渐增多,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前进的道路绝非坦途。环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放眼中国,“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的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因此,我们还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外贸逆势上扬体现中国经济强大韧性
“倔强”前行,2021年外贸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