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消费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21年01月24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近年来,我国消费扩容提质的基础不断夯实。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创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必将推动我国经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3323亿元,下降1.9%。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四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0%、21.2%、17.3%,分别比三季度加快16.0、7.1、5.0个百分点。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所以比上年下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其中线下接触式消费影响尤其明显。尽管如此,消费在2020年中国经济稳定运行中依然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数据显示,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未来,消费仍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第一,促进消费有广阔市场基础。我国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14亿人口规模,居世界第一;中等收入群体4亿多人,数量居世界第一,且仍在持续增长;2020年最终消费支出已经超过55万亿元,消费潜力仍在持续释放;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品质型加快转变。

  第二,促进消费有针对性政策基础。2020年以来,我国在促进消费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随着这些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消费将持续向好。

  第三,促进消费有坚实消费能力基础。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从2019年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消费能力日益提高。

  第四,促进消费有较强消费意愿基础。有钱消费是前提,敢于花钱消费才是关键。让居民敢消费,就要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减少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如今,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障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障覆盖近10亿人。社会保障更有力,居民生活更踏实,消费也更有底气。

  第五,促进消费有良好消费环境基础。良好消费环境给消费者安全感,让消费可持续。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着力加强消费环境建设,切实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强化市场整治,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权益,努力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消费者权益日益彰显,人们消费更加舒心,更有信心。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体,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必然主要源于消费。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近年来,我国消费扩容提质的基础不断夯实。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创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必将推动我国经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多措并举 全面释放消费潜力

     新消费要抓住年轻人新需求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消费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21-01-24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近年来,我国消费扩容提质的基础不断夯实。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创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必将推动我国经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3323亿元,下降1.9%。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四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0%、21.2%、17.3%,分别比三季度加快16.0、7.1、5.0个百分点。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所以比上年下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其中线下接触式消费影响尤其明显。尽管如此,消费在2020年中国经济稳定运行中依然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数据显示,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未来,消费仍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第一,促进消费有广阔市场基础。我国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14亿人口规模,居世界第一;中等收入群体4亿多人,数量居世界第一,且仍在持续增长;2020年最终消费支出已经超过55万亿元,消费潜力仍在持续释放;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品质型加快转变。

  第二,促进消费有针对性政策基础。2020年以来,我国在促进消费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随着这些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消费将持续向好。

  第三,促进消费有坚实消费能力基础。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从2019年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消费能力日益提高。

  第四,促进消费有较强消费意愿基础。有钱消费是前提,敢于花钱消费才是关键。让居民敢消费,就要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减少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如今,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障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障覆盖近10亿人。社会保障更有力,居民生活更踏实,消费也更有底气。

  第五,促进消费有良好消费环境基础。良好消费环境给消费者安全感,让消费可持续。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着力加强消费环境建设,切实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强化市场整治,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权益,努力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消费者权益日益彰显,人们消费更加舒心,更有信心。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体,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必然主要源于消费。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近年来,我国消费扩容提质的基础不断夯实。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创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必将推动我国经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多措并举 全面释放消费潜力

     新消费要抓住年轻人新需求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