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如何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2020年03月26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复工复产稳经济】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加大有效投资,要摒弃“挖到篮子就是菜”的思维,务必保持发展定力,紧扣“有效”二字,精心选择,精准施策,扎实推进,以充分发挥出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积极作用。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表示,为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下一步将采取以下三个措施: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开复工;二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三是确保精准投资,不搞“大水漫灌”。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对经济造成了冲击,今年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24.5%。为尽力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近期,多地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谋划增补、密集启动一批补短板重大专项投资项目,医疗、交通、环保等领域成重头戏,相关产业迎来发展新机。抓投资就是抓后劲,就是抓未来的经济增长。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风险挑战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决杜绝“假大空”的投资项目。有效投资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撑。有的地方善于“画饼”,但不善于“做饼”,项目包装得很“高大上”,但找不到投资方,筹措不来资金,开不了工,落不了地。这样的项目如何能转化为有效投资?

  其次,有效投资要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结合。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的带动作用将更加强劲,不仅有量的增长,还有质的提升。有效投资要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契合消费增长点。项目建成后要让百姓用得上、愿意用,对消费提质扩容起到支撑作用,切不可成为装点“门面”的政绩工程。

  最后,有效投资还要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此次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触网上网进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深,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融合加速。投资项目要顺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以助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而言之,有效投资不是要“大水漫灌”上项目,不是为投资而投资,而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有效投资,要摒弃“挖到篮子就是菜”的思维,务必保持发展定力,紧扣“有效”二字,精心选择,精准施策,扎实推进,以充分发挥出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积极作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加大投资确保复产复工有序推进

     以“稳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如何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2020-03-26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复工复产稳经济】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加大有效投资,要摒弃“挖到篮子就是菜”的思维,务必保持发展定力,紧扣“有效”二字,精心选择,精准施策,扎实推进,以充分发挥出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积极作用。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表示,为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下一步将采取以下三个措施: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开复工;二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三是确保精准投资,不搞“大水漫灌”。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对经济造成了冲击,今年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24.5%。为尽力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近期,多地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谋划增补、密集启动一批补短板重大专项投资项目,医疗、交通、环保等领域成重头戏,相关产业迎来发展新机。抓投资就是抓后劲,就是抓未来的经济增长。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风险挑战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决杜绝“假大空”的投资项目。有效投资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撑。有的地方善于“画饼”,但不善于“做饼”,项目包装得很“高大上”,但找不到投资方,筹措不来资金,开不了工,落不了地。这样的项目如何能转化为有效投资?

  其次,有效投资要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结合。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的带动作用将更加强劲,不仅有量的增长,还有质的提升。有效投资要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契合消费增长点。项目建成后要让百姓用得上、愿意用,对消费提质扩容起到支撑作用,切不可成为装点“门面”的政绩工程。

  最后,有效投资还要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此次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触网上网进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深,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融合加速。投资项目要顺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以助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而言之,有效投资不是要“大水漫灌”上项目,不是为投资而投资,而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有效投资,要摒弃“挖到篮子就是菜”的思维,务必保持发展定力,紧扣“有效”二字,精心选择,精准施策,扎实推进,以充分发挥出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积极作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加大投资确保复产复工有序推进

     以“稳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