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培训平台违规收费 “幽灵文件”真相何在?

2019年09月12日 07:31   来源:红网   胡辉

  9月6日、7日,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第八督查组针对“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的“山东济宁市梁山县大货车司机接受手机客户端培训违规收费”问题进行了明察暗访。督查组发现,一款名为“安途帮”的培训APP,在未经招投标、始终未签署合作协议、也未经试点评估的情况下,仅靠交通运输部门一纸“幽灵文件”“背书”,就堂而皇之地干起了线上收费培训。(9月10日 新华网)

  “琵琶别抱”,曲中自有深意。明明有通过正规程序获得认可的公司,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却偏偏让一个半路杀出的“安途帮”肩负起了培训重任。这样的“偶然”经不起推敲,这样的“武断”离不开权力开道。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开道,才有其“号称免费实则强制收费”的有恃无恐。试想,如果当初不是奔着利而来,又何须这样“半路杀出”?

  “安途帮”不仅来得“偶然”,而且运行“脱缰”。运行8个多月来,其完全处于失控状态。济宁市、梁山县两级交通运输局未对运用情况做评估评价,所谓的“定期检查和通报‘平台’安全教育培训使用情况”“评估通过平台教育培训效果”也成了一纸空文。如此,这匹“脱缰的野马”又还有什么需要顾忌的呢?

  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一款“安途帮”的培训APP来则畅行无阻,现在有人反映了,督查组核查了,其背后的文件却成了一纸“幽灵文件”“背书”。文件上明明加盖了“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公章,但该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均称不知此事,而具体负责的科长称,通知是在未经局领导受权同意的情况下加盖公章发出的,局长和副局长则表示“之前不知道有这个通知,6日才看到”。

  一纸公文落下满城风雨,这个局的领导却不知情?公文的公信力又何在?“安途帮”强制收费引发货车司机举报,这个局的领导却闻所未闻,群众意见又要如何才能抵达?不管是公文乱象还是平台乱象,不管是领导知情还是不管,当地交通系统内部管理的混乱现象可见一斑。

  而今,当地相关部门明确表示,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照单全收、深入反省、坚决整改到位。但是,应看到,整治这一问题的板子不能光打在平台身上。相比平台乱象,更重要的是整治为违规行为“背书”的环境。如果上线平台依然如此草率,下发公文依然“领导不知情”,平台违规依然没有人监督管理,那么,“安途帮”没有了,谁又能保证下一个平台靠谱呢?

  听一听“幽灵文件”背后的故事,查一查“安途帮”抵达多少省市?是否违规收费?是否还有其他地区有“幽灵文件”?不要让这样的故事再重演,或才是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培训平台违规收费 “幽灵文件”真相何在?

2019-09-12 07:31 来源:红网

  9月6日、7日,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第八督查组针对“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的“山东济宁市梁山县大货车司机接受手机客户端培训违规收费”问题进行了明察暗访。督查组发现,一款名为“安途帮”的培训APP,在未经招投标、始终未签署合作协议、也未经试点评估的情况下,仅靠交通运输部门一纸“幽灵文件”“背书”,就堂而皇之地干起了线上收费培训。(9月10日 新华网)

  “琵琶别抱”,曲中自有深意。明明有通过正规程序获得认可的公司,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却偏偏让一个半路杀出的“安途帮”肩负起了培训重任。这样的“偶然”经不起推敲,这样的“武断”离不开权力开道。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开道,才有其“号称免费实则强制收费”的有恃无恐。试想,如果当初不是奔着利而来,又何须这样“半路杀出”?

  “安途帮”不仅来得“偶然”,而且运行“脱缰”。运行8个多月来,其完全处于失控状态。济宁市、梁山县两级交通运输局未对运用情况做评估评价,所谓的“定期检查和通报‘平台’安全教育培训使用情况”“评估通过平台教育培训效果”也成了一纸空文。如此,这匹“脱缰的野马”又还有什么需要顾忌的呢?

  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一款“安途帮”的培训APP来则畅行无阻,现在有人反映了,督查组核查了,其背后的文件却成了一纸“幽灵文件”“背书”。文件上明明加盖了“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公章,但该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均称不知此事,而具体负责的科长称,通知是在未经局领导受权同意的情况下加盖公章发出的,局长和副局长则表示“之前不知道有这个通知,6日才看到”。

  一纸公文落下满城风雨,这个局的领导却不知情?公文的公信力又何在?“安途帮”强制收费引发货车司机举报,这个局的领导却闻所未闻,群众意见又要如何才能抵达?不管是公文乱象还是平台乱象,不管是领导知情还是不管,当地交通系统内部管理的混乱现象可见一斑。

  而今,当地相关部门明确表示,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照单全收、深入反省、坚决整改到位。但是,应看到,整治这一问题的板子不能光打在平台身上。相比平台乱象,更重要的是整治为违规行为“背书”的环境。如果上线平台依然如此草率,下发公文依然“领导不知情”,平台违规依然没有人监督管理,那么,“安途帮”没有了,谁又能保证下一个平台靠谱呢?

  听一听“幽灵文件”背后的故事,查一查“安途帮”抵达多少省市?是否违规收费?是否还有其他地区有“幽灵文件”?不要让这样的故事再重演,或才是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李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