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博物馆与公众亲密对话?

2019年09月04日 10:3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现在,各地政府纷纷重视文化建设,一些地方的博物馆建得美轮美奂,气宇非凡。但也不乏轰轰烈烈“建”、热热闹闹“开”、冷冷清清“守”,甚至无声无息“关”的情况。

  避免“同质化”

  目前,不少博物馆面临资金紧张的难题,相关运营需拓宽资金来源,可考虑引入民营资本。这样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博物馆庞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入更为市场化的博物馆运营机制,帮助博物馆形成更为健康的管理机制。博物馆可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将商业与公益结合起来,使自身能在获取政府补助之外获得一定商业收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详细

  如今,大众文化需求越来越细,公共文化资源开放夜场已成趋势。让展品“活”起来,让历史“走出去”,把市民“请进来”,就要破除“朝九晚五”开放时间惯例,像图书馆、影院、剧场那样,逐步探索实现夜间开放,进而带动整个夜间经济,使博物馆夜文化与夜间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详细

  收起“高冷范”

  博物馆不展出真品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真品被外借,不得不拿仿品暂时填充;有的是因为真品品相不好,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便将品相更好的仿品拿出来展览;但更多情况下,博物馆不展出真品还是出于成本考虑,毕竟真品保护起来工序复杂,用仿品替代则方便许多。不少游客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到文物面前,忽然得知文物竟是仿造的,不免一时间兴味索然。【详细

  近几年来,对博物馆里展览仿品的吐槽会急速增多。眼见仿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公众对文物的渴望,此时,也是时候让仿品退出博物馆了。当下,博物馆需要的是重新“定位”,不能只做文物的“保险库”,还要当好公众的“文化老师”。把真品藏着掖着已经明显损伤了公众学习参观的兴趣,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也会跟着大打折扣。博物馆要收起“高冷范”,转变得生活化些、接地气些,让文化历史因为“活”而变得“火”,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教育的价值。【详细

  追求“严标准”

  有限度地使用复制品,能够让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机构和社会文教机构的双重角色中取得较好平衡:既实现了保护文物的目标,又实现了向公众科普教育的愿望,其实是个好选择。而要保证观众有更好的体验感并维护好博物馆展览本身的原真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关键在于把握好复制品在展品中的占比。【详细

  除了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展览做出调整之外,博物馆更应恪守复制品的制作和使用规范。要以严标准、高要求对待复制品的制作。复制品绝不等于“伪劣产品”,有些精益求精的复制品,同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带给观众接近真品的观感。此类复制品,对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很有助益。而若是展览中出现了复制品,一定要注意注明,免得观众产生混淆。毕竟,复制品只是权衡之下的一个替代选项而已。【详细

  微言大义:

  @泓冰: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并不是只有“免费开放”这一招。

  @小李有话:让人们走进博物馆,更要让展览走入人心。

  @非飞来:博物馆绝不同于一般景点,需要给参观者以知识、以思考、以启发。

  @一诺千金:博物馆相关人员还需要在宣传营销、品牌建立等各个环节精益求精。

  @水天: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连接”,一端连着过去的历史、广阔的世界,另一端接着今天的我们。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一种追求。酷炫的技术、宣传上的包装固然是必要的,但只有提升博物馆的受众意识、服务意识,深入挖掘展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才能帮助参观者从“看热闹”变成“看门道”,发挥博物馆真正的功能和价值。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如何才能让博物馆与公众亲密对话?

2019-09-04 10:3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