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健食品不是药物”家喻户晓

2019年08月22日 11: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明年起,“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用语区应当位于最小销售包装包装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20%,使用黑体字印刷。为指导保健食品警示用语标注,使消费者更易于区分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编制的《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日前正式发布,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这是一个常识

  常识之所以还要一再重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人为干扰。个别保健食品企业惯用虚假宣传,故意神化保健食品的治疗功效——有的声称在短期内就有明显“疗效”,甚至还能让痼疾“消失”;有的宣传“不是药,胜似药”——不断颠覆“保健食品不是药物”这一常识。强大宣传攻势之下,许多人对保健食品的认知也就出现了偏差。今天回归常识,颇富现实关怀。【详细

  保健食品和药品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很多销售人员在推销过程中往往夸大保健食品的功效,将其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轻者让消费者损失钱财,重者耽误患病消费者宝贵的治疗时机,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目前保健食品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产品定位不清晰。因此,无论市场、行业还是管理层面,普遍存在“食”与“药”的争议。《办法》和《指南》的出台意味着,保健食品从注册环节的分类管理到功能介绍再到广告宣传,都不能超脱这两个目录。【详细

  这是一种警示

  标注警示用语,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保健食品或限制行业发展,而是要展现企业对产品真实信息的自我声明,体现企业对主体责任的自我承诺,从而强化保健食品行业的诚信自律意识。在保健食品包装盒上标注了“不是药物”之类的警示用语后,企业还好意思标明“疗效”吗?【详细

  此次《指南》不仅要求在保健食品包装盒上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同时还要求保健食品经营者在经营保健食品的场所、网络平台等显要位置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等消费提示信息,这就让一些无良商家的虚假宣传会被及时打脸。同时,这能让消费者及时认清不良商家的嘴脸,能够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详细

  这是一次科普

  一个巴掌拍不响,保健食品能够在市场上呼风唤雨、攻城略地,与一些消费者主动迎合分不开。出于对健康的需要,有些老年人对保健食品的功效深信不疑,不时上当受骗。可见,通过标注警示用语的方式对公众进行科普很有必要。坚信“保健食品不是药物”的人多一些,虚假宣传的成功率就会低一些。【详细

  保健食品要标签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的做法值得肯定,提升了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效能与监管威慑力。长期以来,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虚假宣传就是其中一大问题,要能遏制保健食品乱象,就需要多一些这样行之有效的约制措施,需要监管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威慑力,增强监管能力,这样才能更好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权益不受侵犯,才能更好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责。【详细

  微言大义:

  @绚烂的烟火:保健品市场早就应该整顿了。

  @小市民:要是能加上”多食无益“就更完美了。

  @泓宇:是的,和“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必须醒目。

  @眼镜哥:希望老人家会注意到。

  @diudiu:关键是管住推销人员的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吹嘘保健食品能够替代药物治疗疾病,让不良商家大发横财,但这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权益。保健食品不是药,这是所有厂商、销售人员都应该明确告诉消费者的,而不是藏着掖着玩文字游戏。坚信“保健食品不是药物”的人多一些,虚假宣传的成功率就会低一些。当然,出台规范只是迈出第一步,确保规范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地面,方见真功夫。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让“保健食品不是药物”家喻户晓

2019-08-22 11: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