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2000万的房子就是精英了?

2019年08月15日 14:1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最近,在戛纳电影节上备受关注的韩国电影《寄生虫》,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然而,就在各路影评人各显身手,对电影展开评论的时候,一名年轻的上海女作家,竟然仅凭一条看过《寄生虫》后“有感而发”的微博,让自己以负面形象登上了热搜榜单,不得不说显得相当讽刺。

  激起众怒,一点都不令人意外

  这条微博之所以引燃了网友的怒火,一是因为发布者流露出的对自己身份的高看以及对弱势群体的俯视,二则是因为其“悲天悯人”的姿态与其最终要求物管人员冒雨为其维修马桶的做法之间的巨大反差。从本质上看,前者是成功人士常有的狂妄,后者则是心口不一的虚伪。公众普遍向往人人平等的公正环境,因此难以接受既得利益者居高临下的狂妄。人们固然欣赏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操,但向来痛恨戴着善良假面行自私之实的虚伪之徒。这样的微博激起众怒,一点都不令人感到意外。

  显然,微博作者既没有看懂《寄生虫》想要探讨的阶层差异问题的本质,也对她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弱势群体缺乏真正的同情之理解。当暴雨降临时,身居豪宅中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多么幸运,因此才会把自家马桶堵了这样的事情当作是不可忍受的极端痛苦。与此同时,她也并不真的关心那些风里来、雨里去,在大城市里过着艰难生活的底层劳动者,而只不过是在“理解他人难处”的想象中自我催眠而已。当她与这些底层劳动者并无利益冲突的时候,她会以一种想当然的方式去施舍自己的善意——譬如在大雨天不叫外卖(同时让外卖员失去赚钱的机会);然而,一旦她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这份虚假的善意就会迅速消隐无踪,而转化成对“服务”的冷漠索求。【详细

  所谓的精英肯定不是躲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

  我们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也许光鲜照人,可是在别人的眼里只是多披了一身华贵的衣服。我也不知道在作者眼中什么才是社会精英,什么才是top5该有的样子,但我至少知道,所谓的精英肯定不是躲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台风天的,大家都很忙,他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能指望地球围着你一个人转。

  相信很多人都有着社会精英的优越感,拿着不菲的收入,可能也有厚实的身家,穿戴整齐、工作体面,走在哪都有一种超越芸芸众生的优越感。可是很少有人会想想到底什么才是所谓的社会精英,什么才是受社会欢迎的精英。精英可以跟创新、勇气、担当、责任很多词联系在一起,但绝对不会跟抱怨、牢骚、排斥、歧视联系在一起,至少什么“闻出地铁味”“小两千万”、top5跟是不是社会精英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只是被金钱和利益嫁接了的精英观念。【详细

  社会精英应由社会贡献来衡量

  最近,有一批很耀眼的90后。“火箭专家”于新辰,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小伙子,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Top5”,他放弃了读研的机会,来到大凉山深处,一待就是8年,致力于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比起折算成“高收入”,他的选择和举动看上去更加闪耀。前段时间,央视通过《中国影像方志》节目,向漳州港的一群“花木兰”致敬。她们都是90后,最小的不过19岁,守卫海防让她们无法过“精致的生活”,但她们却用一腔热血,书写着青春的风采。这样的年轻人,才是时代精英。

  网上总是流传着“精英式牢骚”“精英式优越”,其实,真正的社会精英,是有端正的价值,服务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群,往往都内心富足,活得非常踏实。“布衣院士”卢永根节俭一生,捐赠了毕生积蓄880余万元给华南农业大学。捐赠是因为心中有更高的目标——对知识教育的追求,这份追求给他带来的内心满足感,远远超过了物质财富。

  社会精英应由社会贡献来衡量,任何一个时代,被人们记忆和传诵的精英,都会是兼济天下、对社会有益的人。在此情此景,至少是更多地关心台风,而不是自家的马桶。【详细

  微言大义:

  @Rachel___Jin:能不能先解释一下什么是top5的生活?

  @金毛小雀斑:不要用2000万的房子来衡量素质,这不是对等的。

  @和菜头:打我爷爷那辈就教导我,对司机厨子园丁保姆这些服务自己生活的人要良善。收入虽然有高低,但命大家都只有同样的一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是不是精英,该有社会贡献来衡量,而不是住多大的房子。强调房子价值2000万,只能说其赶上了房地产发展的红利,并不能和有素质划等号。台风天,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这不是社会精英,而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任何时候,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住2000万的房子就是精英了?

2019-08-15 14:1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