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变成什么样子,才能配合“哑语干部”表演?

2019年07月29日 11: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7月26日晚,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校园里的“假水泥”》节目,节目中,面对镜头的山东枣庄问题水泥联合调查组带队负责人王涛面对镜头“只张嘴不出声”。据央视记者介绍,这名干部前一秒还“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后一秒面对记者镜头就“表演哑语”,对其采访了两次,至少5分钟他都是“只张嘴不出声”。

  如此演技很拙劣

  不少人都有“镜头恐惧症”,面对镜头多少会紧张,那是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没想好怎么说,或者怕说错话。但细观这名影帝级的“哑语”干部,显然不似紧张慌乱的“镜头恐惧症”,而更像是不想说,正如其先前表态“不会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是打心底拒绝监督、推卸责任。【详细

  公职人员面对的绝非一件小事,而是关乎于公众生死的大事,要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公众知道事件的真相、进度和下步打算,要么干脆以“尚在调查,以官方公布为准”来婉拒采访,都好过于“只张嘴、不出声”的拙劣。【详细

  打心底拒绝监督

  本该坦诚公布的事情,有何不敢说?恐怕背后还是有责任落实不力、工作不够规范等问题,害怕自己言多必失,被媒体记者揪出更多问题。看上很坦诚、直面采访,实则是弄虚作假、糊弄公众,这样的官员批评教育一番就能“长记性”?答案自是否定的。以往很多典型案例给出警示,问责如果缺乏力度,有较大几率助长更多违纪违法问题。按照党纪国法的相关条文做出严肃处理,才是正确的处置方式。【详细

  时下,“问题水泥”事件持续发酵,已经引发广泛关注,作为涉事企业属地监管部门有职责及时通过媒体传递信息,公开实情,回应社会关切。事先既已疏于监管而“亡羊”,事后更应积极善后去“补牢”,面对舆论监督,如实作答,以积极的态度明确表态,尽最大可能弥补漏洞,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躲躲闪闪、装聋作哑,敷衍应对,反而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是否有见不得光、不能言说的“秘密”。【详细

  停职检查还不够

  原本,人们对鹏源公司为何如此硬气还心怀疑惑,枣庄这个程序不合法的调查组,千里迢迢赶到河南终于让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说来道去,不是厂家胆肥,原来是当地相关部门纵容壮胆所致。这个调查组估计不是来调查处理问题,是来给涉嫌生产劣质水泥的企业撑腰打气的。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其中牵扯的利益链条有多长,真的要好好查查,还社会以真相,而不是简单对表演“哑语”的同志提出严肃的批评教育了事。【详细

  “哑语”干部的举止,是早先有人交待、事先安排也好,是临时起意、“急中生智”也罢,照见的是“问题水泥”背后监管的集体“哑语症”。7月28日下午,台儿庄区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了对在媒体面前表演“哑语”的王涛同志的停职决定,算是对舆论进行了应有的回应。【详细

  微言大义:

  @亮出:这是一种不作为、不担当、不负责任的表现。

  @猪之歌:这是等谁给配音吗?

  @满面荣光:切不可自作聪明玩花样,丢丑不说,还会坏了大事。

  @路上:放任问题“自由生长”,否则只会助长“歪风邪气”滋生。

  @一项指标:这其中牵扯的利益链条有多长,真的要好好查查,还社会以真相。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水泥形同豆腐渣,监管人员自作聪明地表演“哑语”,丑态毕露。这一套所谓的应对舆论的伎俩,不过是“小聪明”而已,非但不能平息舆论,反而会引发公众更大的不满,导致更强烈的批评。当然,要治愈这种监管集体“哑语症”,除了对问题干部进行停职检查之外,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该变成什么样子,才能配合“哑语干部”表演?

2019-07-29 11:4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