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形象”要从提升城市治理做起

2019年07月17日 13:3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550个公交站牌广告栏被撬开,广告被强拆;好好的商铺门头在一夜间被人拆除,火车站广场上阅报栏被锯掉失踪……近日,郑州一些区域接连发生的“怪事件”背后,是如火如荼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一些基层城市管理部门的做法,引发公众质疑。(7月15日《河南商报》) 

  暴力“整改”是违法越界的侵权之举

  有碍市容观瞻,甚至违法私设、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的户外广告需要整改,尽管沿街一些商户对综合整治表示支持和理解,当地城管局事后也一再表示会严格贯彻相关条例和规范以保证商户权益,此事仍饱受诟病。原因在于,拆除广告牌的行政执法程序存在瑕疵,事前未尽告知义务、事中选择性执法、事后缺少救济措施,忽视了行政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详细

  城管部门不管不顾地扫荡式治理,以执法强制力逼人就范,不仅在郑州激起了强烈反弹,更招致了网络舆论的一片声讨。只顾制造既成事实而不容商议、不谈补偿,如此霸蛮做派,没有体现公共职能部门应有的理智与敬畏。须知,一座城市的运转,自有其自发秩序。凭着一己好恶就暴力“整改”,这既是强加于人的无理冒犯,更是违法越界的侵权之举。【详细

  整治提升操之过急是另一种形式主义 

  简单粗暴的整治行动,表面上雷厉风行,能迅速提升城市的颜值,实质上却往往扰乱了当地的正常经济活动,给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添堵,是另一种形式主义。而且,随着民众的意见反弹和粗暴行为被曝光,当地用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挣来的一点形象分,恐怕会被扣掉不少。【详细

  显而易见,这种“强拆式”整治提升涉嫌违规、违法。对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允许城管执法部门如此蛮干。不管商家和业主知不知情、同不同意,也不管造成的巨大损失由谁弥补,就大搞“一刀切”,没有任何缓冲余地和替代方案,肆意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权力任性、乱作为的生动样本。

  这些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做法,不仅会损害商家和业主的正当权益,人为制造社会矛盾,还会抹黑城市形象,破坏营商环境,重创执法公信力。城市管理要坚守法治意识和初心意识,执法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法治底线、违背城市管理初衷。但有时候,个别地方会把好经念歪,衍生出令人费解的乱象。【详细

  政府依法行政才是最好的城市形象宣传

  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才是最好的形象宣传。城市治理要秉持法治思维与程序正义,要向商户或企业明示整治依据、拆除标准与补偿规则,让利益相关方心中有数,才能理解配合。【详细

  程序合法是行政执法取得实效的的重要保证,行政执法中的程序合法和实体合法二者缺一不可,不能让类似执法闹剧重演。【详细

  一个城市的形象维系,除了要靠城管“整治市容”,更要依赖某些更基础的东西,比如说法治政府的专业与克制、稳定的营商环境以及对市井生活多元性的包容和尊重等。半夜强拆的城管,将自身凌驾于其他一切价值之上。枉顾商业契约、枉顾法定程序、枉顾市民权益,如此的城市管理,就成为一座城市的污点。【详细

  微言大义: 

  @阿丽达眼镜:我想问,“一刀切”是不是涉嫌违法?

  @努力使自己微笑:执法者和老百姓都在骂,但是没有用。

  @亦正亦邪198004:法律再好,不好好执行也是白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一刀切”拆除广告牌是借提升之名,行强拆之实。这不禁让人追问:市容的好坏,标准到底是什么?环境综合整治与市民商户的经营自主权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城市的治理不是以人为本,以法为准,而是机械地将整齐划一当做治理规范,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形式主义,不仅无法有效缓解城市问题,更无法真正提升城市形象。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