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伯特·曼宁:战略稳定框架让中美都受益

2019年06月21日 08:37   来源:环球时报   罗伯特·A·曼宁

  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南海海上争端,一个令人担忧的螺旋式下降为中美关系的未来投上了一层阴影。那么,中美关系的谷底在哪里?美国将中国指称为“战略竞争对手”。但这意味着什么?是否已经不存在符合中美合作共同利益的重叠领域?抑或出现了中美关系“新常态”?

  日前,中美首脑在互通电话后约定本月底于G20峰会上会面,让外界对这些悬着的疑问稍稍放心了一些。可是,问题还没有最终得到解决。

  在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有着强烈的共识,过去指导对华政策的核心假设和预期已经不再有效。关于“中国是一个合作伙伴、一个美国可以在广泛领域开展合作的负责任利益攸关方、能够管控分歧”等重要观念已经不复存在被熟悉的冷战思维取而代之。在许多美国战略学家的观念中,中国被越来越多地与此前的苏联加以类比。

  有一种“一元观念”认为,中国的经济和地缘政治行为正在损害美国的核心利益,其目标是破坏美国在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利益。还有人鼓吹“经济脱钩”。美国总统特朗普则视其“对华强硬贸易战”为2020年选战的一项资产。

  这些在美国政治中或许是可以接受的,但作为一项政策则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当前,美国对华政策行驶的轨道是不可持续的。中美关系正处在长期的变化阶段,在新的静态达成之前,可能会经历重大危机或者比这更严重的冲突。

  为何如此?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主要的贸易强国和资本出口国,重要的军事强国和有核国家。无论美国是否喜欢,这都是一个现实。

  即使中国遵守所有美国更喜欢的规则,美国人依然会出现不适感,在主导亚太地区70年之后,美国可能不会忍受中国的崛起。这是美国处于难以自我调整适应的困境,向新的“多中心主义”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经济和战略重心正从西方和北方转向东方和南方。

  在美国眼里,中国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越来越自信的举动被视作“零和博弈”,无论是其不断增长的海上力量和行动,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然而,我们是否已经踏上通往“修昔底德陷阱”的道路?这并非注定。

  即便是在冷战达到顶点的时刻,美苏关系依然存在战略稳定框架。在经历几场危机,以及1962年险些导致核战争的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关系相对稳定了下来。因此,从过往的历史经验来看,美国和中国迟早也需要达成妥协。

  与苏联不同的是,中国经济并不孤立,而是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并且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驱动力。中美贸易额在2018年达到了近6600亿美元。

  在全球供应链的复杂经济中,“经济脱钩”并不是一个现实选项。然而,中美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会减弱,两国的“技术民族主义”将会阻碍两国对彼此的直接投资。尽管如此,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仍将会塑造全球经济体系。

  问题在于,中美关系的全新基线是什么?经济一直都是中美关系的关键支柱。当前贸易谈判的结果对于构筑双边关系的底线至关重要。如果北京落实十九大提出的改革举措,美国寻求改变(尽管是以一种不必要的咄咄逼人和对抗的方式)的大多数问题都将得以解决,并由此带来双赢的贸易协定。

  中美贸易协定将会启动双边关系的重置,还有可能会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急需的改革,这是美国、中国、欧盟和日本都支持的。美国和中国在技术管控方面达成协议,还可能会影响与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科技相关的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一个更加稳定的经济关系,将会改变那些充满争议的地缘政治问题的基调。双方利益重叠的重要领域,将成为中美形成合作的来源:朝鲜半岛的未来,阿富汗问题和脆弱的中东问题和平解决。此外,诸如反恐、环境、全球基础设施等全球性问题也存在合作的空间。

  最终,战略稳定的框架将会让双方受益。在人工智能、海洋、太空等领域达成行为标准将是合乎情理的。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不会一蹴而就,但这个过程需要开启。现在双方最需要的是冷静,超越情绪化的愤怒,其他的选择还需要中美在更长时间里去思考。(作者是大西洋理事会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国际安全中心、“战略远见计划”高级研究员,本文由王晓雄编译)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