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期,全国各地陆续披露整治不规范地名案例。包括海南、陕西、浙江等地的民政部门,都分别发布公示了一批“大、洋、怪、重”的不规范地名。
地名“崇洋媚外”,还是文化不自信
中华文明5000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里面难道取不出好名字?地名“崇洋媚外”,是对本民族历史语言文化的疏离和淡漠,其精神根源,还是文化不自信。而抱着“皇庭”“皇家”之类的封建名号不愿松手,则与现代精神相悖。
文化自信、文化精神独立,不是盲目排外,也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对优秀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让它融入现代化发展,融入当下生活,体现出当代价值。我们希望听到那些响亮好听,富有时代感和独特文化魅力的地名,谁都不愿意看到,将来回忆起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家时,脑海中却被一个个洋名、怪名所占据。城市地名连着文脉,连着生活,连着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不能交给“威尼斯”“维多利亚”们。【详细】
要保持审慎稳妥态度
有一些地名具有复杂的历史成因。如维也纳酒店成立较早,虽然如今看着有“媚洋”之嫌,但当初是经过了管理部门认可的。类似企业取名不在少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不少企业迎合消费者心理,采取了虽然不够合理却并不违背当初规定的做法,最终造成了中资洋名企业的存在。对这样的一些名称,就不能用后来的规定作为“一刀切”的依据,而是要兼顾历史客观形成因素、企业及市场合理诉求以及人民群众意见等,保持审慎稳妥态度,可改可不改的不予更改,防止乱改老地名,确保地名总体稳定。
取什么样的地名,固然跟开发商的心态有关,但也是政府部门不可推托的责任。因此,规范地名不能止于事后清理,更要加强事前监管,在取名上下功夫,最起码不能允许怪异地名随意出炉。【详细】
事后整改不如事前把好关
一些城市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乱象,根源在于这些城市急功近利,脱离了自身的城市文化。而地名一旦开始使用,则会与居民的现实生活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整治不规范地名虽有必要,但终究治标不治本,事后整改不如事前把好关。一是要端正心态,增强文化自信,摒弃崇洋媚外、哗众取宠的起名思维;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地名命名机制,在起地名的过程中充分吸取市民的意见,避免“拍脑袋”决策。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洋、怪、重”地名的奇葩问题。
“地理是横的历史,历史是纵的地理。”地名是纵横相交经纬网络的节点,一端映衬自然人文,一头接续古今变迁。某些楼盘喜欢用“洋”名,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有一段时间国人急切想开门看世界、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愿望。如今我们越来越有文化自信,给我们的社区、大楼、地标起什么样的名字,需要地理学者、文化学者、传播学者一道努力,给出符合科学精神、体现时代风貌,而又为群众所乐于接受的命名方案。【详细】
微言大义:
@方自在啊:有些文理不通的洋名,以后审查的时候就不批了吧。
@2015无痕:支持修改,有些地方确实太过了,特别是那些地产商,有两栋房子就叫什么巴黎春天,有条水沟就叫塞纳河畔,但修改事倍功半,还是要注重事前监管。
@育雨辰:可以建议以后的建筑多用中国特色的名字,已经有的就不要追究了吧,改起来劳民伤财。
@霹雳小逍遥:酒店的名字、楼盘的名字都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批通过的,你们怎么不去追究审批者的责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任何地名的产生,一般都反映出当时这个地名出现、存在和延续的一些因素。今天有些看来非常怪异的洋地名,其实也反映了早些年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推崇。现实来看,一些小镇、小区起名塞纳河畔、威尼斯……,并没有多高大上,反而显得不伦不类,确实不妥。但改地名牵扯的太多了,比如身份证地址、地图等等,特别容易矫枉过正。其实,相比事后修改,最好的应该是做好事前审批,就算真的要改,也别“一刀切”,要经过市民公证,征得同意才行。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