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有员工早上9点在办公室喝牛奶,被开出问责意见单;有教师假期自费聚餐,被纪委通报批评;有干部在扶贫手册中写错两个标点符号,被通报批评……类似这样的现象,或是过度依赖问责来推进工作,或是以问责代替整改,或是在日常管理中滥用问责,都模糊了焦点、忽视了重心、偏移了方向。(6月3日《人民日报》)
所谓“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是强化干部监督管理的利器。对违纪违规的干部职工,通过严肃问责,能够实现以问促改、警示教育的积极功效,持续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各地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让问责制度在转变作风、优化服务、促进落实等方面贡献了诸多建树。因此,问责是必须的,更是必要的。不过,要警惕的是问责的泛滥、任性乃至随意延伸与扩大,否则,就会让问责失去了本意,沦为了形式主义。
在办公室喝牛奶、自费聚餐、写错标点符号等等,类似的情况,或许根本谈不上逾越纪律规矩的程度,更遑论要以问责来倒逼整改。按理说,什么情况使用问责,使用什么样的问责举措,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任何扩大外延、小题大做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然而,类似的问责的确是发生了,真可谓是“人在路上走,锅从天上来”。而且在一些地方还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问责跑偏、脱靶的情况,背后的原因,或许就值得深思并加以警惕了。
追本溯源,之所以出现乱问责、错问责、问错责的现象,表面看,源于一些干部适用条例不谨慎、工作能力有短板等客观原因,实际上,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才是关键。有的将问责当做一种任务,每个月固定要完成多少数量的问责才能交差;有的工作思维简单粗放,妄图以问责的方式推动工作落实;有的督促检查不抓重点,反而揪着痕迹台账、是否及时接电话等细枝末节“做文章”;甚至个别将问责当做一种彰显权威的工具,以个人态度决定问责尺度等等。如此问责,既损害了问责制度应有的权威性、严肃性,更损伤了干部职工的干事积极性,甚至可能迟滞改革发展事业前行的步伐。
一拍脑袋就问责、一不高兴就给处分等问责乱象的背后,在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祟。正是因为权力的任性,导致问责的随性;正是因为权力的滥用,导致问责的泛滥。今年是“基层减负年”。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加油鼓劲,就要推动问责制度的更加精准有效。要强化能力建设,提升干部按章办事的能力素质;强化制度建设,严格规范问责的程序要求;强化纪律建设,对问责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及时叫停纠偏,切实做到问责实事求是、全面客观,从而真正发挥其制度设计的应有功效。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