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须“打假” 较真出真相

2019年05月28日 09:20   来源:深圳特区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展暗访是发现基层真问题、督促问题真解决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然而当下,部分基层暗访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甚至存在假暗访行为,某些暗访走样变成“不访”或“明察”。在一些地方的暗访工作中,“命令紧,执行松,有的在望风”的现象不时发生,沦为形式主义套路和变种。本期“廉议汇”就此话题邀请3位嘉宾进行讨论。

  戴先任(湖南常德 职员):暗访,顾名思义具有突击性、隐蔽性,只有出人意料、出奇制胜,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但现实中,一些暗访变成了假暗访,沦为形式主义的新套路。假暗访的出现,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原因。首先,现在的即时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暗访干部一到基层就很容易被发现并且信息迅速被传播,使暗访变成了“明察”。其次,基层一些地方变化较快较大,对部分暗访干部来说,不熟悉基层情况,就容易“抓瞎”甚至出现偏差。再者,一些暗访干部没有受过相关训练,欠缺相关暗访经验与能力,也会使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有些暗访干部责任意识不强,甚至失职渎职充当“老好人”,不去真正发现问题,有的甚至还与监管对象相勾连提前通风报信,从而导致暗访成为走过场。

  何勇海(四川成都 职员):无论哪种假暗访,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搞假暗访,都与访民生、听民困、察民情、解民忧的真暗访背道而驰,都是损害政府公信力的作秀,不仅不能发现真问题,反而可能掩盖真问题,遗患无穷。

  要用暗访解决问题,先解决假暗访问题。假暗访是病,得治。药方之一,给所有暗访工作建立刚性规矩,比如凡是暗访就应“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要接待,直插基层、直奔现场”;药方之二,暗访需要适度留痕,个别地方只查看行车记录仪还不够,其实还应要求暗中录像录音;药方之三,对有“反暗访”或通风报信嫌疑者,必须查实严处,以儆效尤。

  杨玉龙(河北高碑店 公务员):治理假暗访,要从暗访干部与被暗访对象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方面,应强化暗访干部担当精神。假暗访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干部担当责任意识差所致。干部要做好暗访,应预先做好“攻略”,提前“踩点”,不怕麻烦,严格保密,冲着发现问题、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去。

  另一方面,被暗访对象应端正认识,不要排斥,而是将暗访作为自身改进工作的一个外部推力。同时更应意识到,唯有平时将工作做好了,才不会畏惧暗访。(整理:清如许)

  治假暗访要动真格

  曾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康熙微服私访记》,讲的是康熙年间黄河连年泛滥,沿岸百姓苦不堪言,康熙皇帝为了体察民情、治理水患,亲自九下江南巡视灾情的故事。古代皇帝微服私访,其实就是一种暗访,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然而时下在形式主义的裹挟下,暗访却往往会变形走样,以致出现形形色色的假暗访。比如,广西柳州出租车行业乱象久治不愈,当地群众对出租车违规行为投诉不断,但当地交通部门先后开展了208次暗访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其原因就在于,暗访干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假暗访发现不了真问题,耗费了有限的行政资源,干扰了领导的科学决策,让问题越拖越严重,为害不浅。

  治假暗访要动真格。有些干部不会暗访,就要加强培训,学会本领提升能力;有些干部不敢暗访,就要加强教育,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有些干部充当“内鬼”通风报信,则要进行严厉问责。

  暗访如何直击病灶、找准药方?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访才能获取最直接、最真实的社情民意,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摸索出有效解法。同时,为了避免暗访被曝光,最好派出生面孔,必要时还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独立暗访,从而保证暗访的效果。(清如许)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