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火热的“夜经济”才刚刚开始。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各项活动,令夜间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的新亮点。不过,新华社记者近期调研发现,相较于消费者的旺盛需求,我国“夜经济”发展还存在优质供给不足、城市配套不够等短板。
一定意义上说,城市灯光能真实地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可以说,“夜生活”与“夜经济”的繁荣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深耕“夜经济”既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激活经济增长潜力,也是城市经济开放程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夜经济”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夜间消费“菜单”有待丰富。深挖这座富矿,让“夜活力”释放出更多增长动力,大有可为。
一方面,要做好增量,持续增加优质供给。“夜经济”不只是吃吃喝喝的“夜宵经济”,而要打通集合演艺、文旅、体育、餐饮、商贸、休闲等服务产业,不断丰富夜间消费“菜单”,将有条件的景区、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体育馆等开发成夜间活跃的场所。并且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价值,打造无法复制的品牌特色,鼓励商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以吸引顾客。
另一方面,要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做好相关配套服务。从长远看,有关部门要规划先行,为“夜经济”保留足够的发展空间,比如划定特定的夜生活区街、设立专门的协调管理部门,引导其良性发展。另外,繁荣“夜经济”,让消费者在夜间出行便利也是一个重要前提。不少“夜经济”发达的城市,夜间公共交通也十分便捷,比如纽约不少地铁线路实行24小时运行,伦敦地铁部分线路在周末24小时运营。所以,有关管理部门也不妨适当增加一些区域夜间公交线路和既有夜间公交的发车频率,延长部分地铁的末班车时间。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