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是治理起点而非终点

2019年03月19日 07:46   来源:长江日报   李尔静

  据媒体报道,因为一舍鸽子,武汉汉阳一对邻居正陷入困扰中。楼上住户养信鸽,楼下住户饱受噪音和鸽粪、鸽绒干扰。楼下住户反复投诉,调查的结果是楼上住户“持证养鸽”,所以不好处理。

  楼上住户所持的证,是信鸽协会颁发的养鸽证。养鸽证规范的是养鸽的各项条件,基本是针对养鸽本身的,这一业务,又受体育部门垂直指导。城管和小区“管不过去”,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仅近一年中,武汉城市留言板所收到的问题反映中,关于“持证养鸽扰民”的留言就超过100条。而放眼全国,各个城市“持证养鸽扰民”带来的管理困境屡屡见诸新闻。

  这已不是个别问题而成为一类现象。推而言之,不只持证养鸽,持证养狗、养猫、养各类宠物,似乎也面临同样的管理困境。只是饲养不同的动物,发放许可证的管理部门不同而已。比如养狗,是公安部门发证,出现扰民情况,物业和城管照样管不了。

  为何小小的“鸽子和狗们”,会造成邻居间的大困扰呢?

  这与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有关。过去人口密集度不高,也没有小区概念。在平房或低层楼房养鸽、养狗,不太会给别人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和干扰,所需管理的只是饲养行为本身,分类管理既是合理的,也是合适的。

  如今人们居住形态发生剧烈改变。一栋楼房上百户人家,一个小区几千户极为常见,在这样一个半封闭、高密度,又是陌生人社会的居住小区中,需要一种新的“居住文明”。这种文明中,以陌生人文明相处为基本原则。这类问题是新问题,而目前的“各种持证”还是老规范,而这种冲突在目前的管理框架下,还没有找到相适应的解决途径。

  这也是为什么各个城市都在谋划着出台各种新“养犬规定”的原因,新规定正是为了适应新的居住形态和居住文明要求而生。“养鸽许可”的合规性,恐怕也要随之有所动作。

  另一方面,从居民感受来说,小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终端,是一个综合环境,各行业各类型的“持证”,最后都要统辖到这个治理终端中。如何统辖和协调这些持证行为,是对城市治理提出的新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各种“持证”恰好是城市治理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