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当前民营企业正在迎来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融资环境和营商环境的改善,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让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3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打造一支有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其实还是在强调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政策部署,无论是减税降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还是优化营商环境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之所以被频繁提起,是因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着实是大势所趋。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于民营企业。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体量庞大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事关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过去,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面临诸多障碍,而这些障碍尚未完全清除。一方面就是民企的运营成本较高,负担较大。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即经营脆弱性高,因而容易存在信用障碍,符合银行放贷条件的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在资本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的背景下,部分民营企业为了降成本,不愿在转型升级方面继续加大投入。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生存都出现问题,创新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主要是营商环境的问题。整体来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打造,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还需完善。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面临着较大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民企遭遇行政刁难的现象并不少见,行政审批流程较为复杂。很多时候,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不够。这些都影响着民企创新的积极性。
而之所以说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因为当前民企正在迎来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首先,企业融资环境在改善。政策支持上,除了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外,不久前落地的科创板,对科创型民营企业非常有利,科创板“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也有助于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其次,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营商环境也在改善。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限制放宽了,审批流程简化了,法律保护强化了,减税降费在进一步推进,政府在“放管服”改革上发力更多了。这些都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政府紧锣密鼓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在不断地平衡市场发展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因为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到底是竞争性的市场有利于企业创新,还是有垄断企业存在的市场有利于创新,在经济学界一直争议不断。的确,这也必须考察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政府一直在简政放权,强调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在为民企创造平等的经济发展环境上下足了功夫。
应当说,现阶段针对民营企业的利好政策具有短期扶持特征,虽然这种短期的政策扶持是必要的,并且也给民企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但这只是辅助性的,最终话语权还要交予市场。要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还是得依靠民营企业自身的源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充分迸发,还需要民营企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提到的那样,“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盘和林)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为民营企业发展厚植根基、提振信心
让创新创业创造之花竞相绽放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