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情有义,人讲情讲义,才能成为万物之主。人情一词,最早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最早的人情,指的是人的常情、世情;情谊、情面等。最早的人情是纯真的,给人带来温馨、温暖,让人世间不缺真爱,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最早的人情,出现在人际交往中。最早的往来,出自农耕时期,出自经济社会还不发达时期;有时候,生产力低下,一家一户摊上大事小情,或者遭遇不测,亲友之间,邻里之间,就是不沾钱不带故的乡里乡亲,都会过来帮一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没钱没力的就捧个人场,那时候的人情,叫做“传换”;很多地方,就是现在,家家还都有一本“来往帐”。
“来往帐”中,有情有义有温馨。人们形容一个地方有人情时,常常用乡风淳朴来形容;淳朴的乡风,就是说这个地方人民生活习俗、待人接物以诚相待,淳厚朴实,敬老爱幼,和睦相处,待客如宾,童叟无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生活幸福美满。这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人间仙境。我国的春节,是人情往来最重的一个节日,当“传换”不能带给人喜悦,却让人感到心理上有一种“沉重”时,这种“来往”,就不能不让人反思:我们往来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能带来亲情和愉悦,变成一种生活中、精神上的压力,这样的“传换”还有意义?
“人情往来”,贵在“你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贵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贵在“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最怕“人情往来”变成“人情交易”;一旦“人情往来”变成“人情交易”,这“情”还是原来的“情”吗?这“义”还是原来的“义”吗?“人情往来”缺少了“情”,这“传换”就会跟着变了味儿,变成了铜臭,变成了交易,变成了买卖,变成了行贿,变成了受贿,变成了违法违纪。什么东西一旦沾上铜臭,马上就会被腐蚀,马上就会变味儿;就算是原本纯真的“人情往来”,也不会例外。这难道不让人感到恐怖、害怕吗?
在我国,“人情往来”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组织部分。“人情往来”的文明,是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构成中华民族古文明的强大支撑;如果“人情往来”变了味儿,这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古文明的基础就会动摇,或许会开一个坏头,让各种不正之风、私情私欲,甚至腐败都假借“人情往来”掺杂其中。今天,在过度的“人情往来”中,就有一些人是迫不得已,被动的“加入”到扭曲的“人情往来”队伍中。
扭曲的“人情往来”,是请了不该请的客,是吃了不该吃的宴请,是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是送了不该送的礼,是收了不该收的礼。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你是主动,还是被动,反正在扭曲的“人情往来”中,有你的参与,有你的身影。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词,叫做助纣为虐。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国语·越语下》中:“无助天为虐,助天为虐者不祥。”意思是帮助坏人做坏事。不管有心无心,帮助坏人做坏事,就是助纣为虐。
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人情往来”绝不能少了情,缺了情。没有情的“人情往来”,就一定是别有用心,就一定是另有企图,就一定会助长不正之风,就一定会败坏社会风气。这是加重“人情往来”负担的主要原因,也直接给“人情往来”带来阴影和负担;任凭发展下去,就一定会败坏社会风气,搅乱正常的“人情往来”方式,弄得那是也不是,非也不是非。
强行交换下的“人情往来”,哪还有一点真情可言?纯真的“人情往来”,一定是把利益的考量与亲情友谊分开,一定是把权力的交换与情义乡风分开;清明的“人情往来”,才能把我们从计较、交易和虚伪中解脱出来,让我们的情感体验更加纯粹,更加暖心,更加温馨。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