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火爆:“烧钱追梦”能否获得人生捷径?

2019年02月19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吴晟认为,有些时候,选择正确的道路比努力更重要。在了解自己、了解行业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由此获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才来得更实在、更长久、更有意义。

  春节的余温还未散去,一年一度的艺考又热闹启幕。尽管前面是道狭窄且崎岖的道路,但始终都有人蜂拥挤到“艺考”大军的队伍里。连日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迎来了又一批怀揣“艺术梦”的年轻学子。不出所料,今年艺考报名人数再攀新高,竞争激烈,场面火爆。

  市场有这样的需求,社会相应的供给也就会补充过来。“艺考经济”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拉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与繁荣。考点周边的房屋租赁、美容美发店生意日渐火热。社会上有不少的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艺考喧嚣的背后,是考生和家长经年累月耗资不菲的训练;辗转多地备考、应考的辛劳。

  艺考很火热!艺考热只是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侧面,但毋庸讳言,其中也夹杂了太多的功利诉求,甚至也有不少“虚假繁荣”的成分。有人报名参加艺考完全是凭着一腔热情,还有些考生因自身文化课基础薄弱,“半路出家”参加培训班,想拿艺考碰运气。更多的考生是觉得读艺术院校将来能当明星,“钱途”宽广。殊不知,艺考的竞技场相当残酷。

  艺术基础教育的功利化和技术化则是更严重的问题。主管者“上面要什么我就考什么”,应考者“他们考什么我就学什么”,活生生的艺术变为标准化的动作要领、发音技巧、面试攻略……在功利心态的支配下,很多学生对所考的内容毫无兴趣,只关心考试的结果和其后的好处。艺术由不爱好艺术的人来做,如何能做好?

  事实上,艺术的道路本来就不是什么坦途。艺考的成功不代表高考的成功,也不能说明就业就可一帆风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艺术上要想取得一定成就,需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然而,别说攀登艺术高峰,即便是用艺术考试作为“敲门砖”,吃苦耐劳、天资聪慧不过是必要条件,同时,最好能有个殷实的家底,否则依然会很艰难。

  从艺术考试的“经济模式”来看,注定从根子上已经逃脱不了与孔方兄的结缘。受明星畸形高片酬等因素影响,很多年轻人依然把成为演员作为自己的梦想。过度娱乐化的风气误导了一些未成年人的价值观,也误导了一些不适合走艺考之路的考生,牺牲宝贵的备战高考时间,在艺考大军中默默充当陪衬。对这种不正常的艺考热,媒体不应火上浇油,而应适度降温。

  艺考并不是高考的捷径,也不是成为明星的跳板。从以往的例子来看,一个普通家庭,倾其所有把孩子送到了艺术院校,但孩子毕业之后从事完全与专业无关的职业的人有很多。有些时候,选择正确的道路比努力更重要。在了解自己、了解行业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由此获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才来得更实在、更长久、更有意义。(中国经济网网友 吴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改革发力,让“艺考”回归本位

     艺考不易,别让“艺术升”再来折腾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