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爱心专列:让爱成为春运最强暖流

2019年01月29日 17:53   来源:中国江苏网   唐磊

  “我是听同事说有返乡列车的好消息,我就报了名,没想到真的拿到了回家的车票,还是工作人员亲自送票上门,不用为回家车票发愁,我感觉太幸福了。”手里攥着车票,坐在6号车厢的吕波边笑边说着。(1月27日 光明网)

  “太幸福了”,来自大凉山的务工人员吕波的感言,道出了爱心专列开行了意义。春节将近,年味渐浓,此时,还有什么比一张送上门的车票更令人觉得幸福呢?如果说回家是一种信仰,亲情是一种召唤,那么,这“不用为回家车票发愁”,对于飘泊在外的人来说就是真真切切的幸福。

  1月27日9:43分,被誉为“2019年幸福列车”的“脱贫扶智”四川专列D1853次列车准点从广州站驶出,预计当晚20:00分抵达成都东站。这是今年珠三角地区开行的最远一趟扶贫专列,乘车的主要对象是四川大凉山贫困地区的在粤川籍务工人员。一个个“吕波”就在这样“幸福”的暖流中,从广州踏上行程,载爱回到自己的家乡。

  务工人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了改善生活,远离亲人,在大城市务工。对于家乡,他们会有多少放不下的牵挂?有多少思乡情怯的梦想?对于大城市来说,他们既是筑梦人,也是需要关心和爱护的一个特殊群体。

  关注务工人员,彰显铁路温度。以这趟大凉山扶贫专列为例,铁路部门的关爱不只在一张车票上,更在整个行程中。在列车上进行趣味互动,为乘客定制四川口味的饭菜;组织书法家写最地道的川味春联;邀请农民工代表分享脱贫致富故事;邀请政府部门代表向农民工讲授脱贫扶智的重点内容;开展爱心书包“阅读陪伴”活动,深入当地中小学开展活动,为教育扶智贡献力量……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旅程有趣又有教益,充满了浓浓温情。

  自2016年以来,每年春运期间,广铁集团都会开行爱心专列。2016年,送600多摩托大军回广西;2017年,帮助2000多名“精准扶贫”对象春节回家;2018年,重点为城市建设者、快递小哥、的士司机、环卫工等提供温馨回家服务;2019年,围绕“脱贫扶智”攻坚,为在粤川籍务工人员提供爱心……4年来,广铁集团先后开行了35趟爱心专列,累计帮助了近万人春节顺利返乡。

  扶贫在路上,一年年的爱心传递,不仅温暖了异乡人的梦,也让春节更多了快乐祥和。作为务工人员大省,广铁爱心专列的开行,不仅温暖了一趟趟旅途,也以其实实在在的社会影响力,打造成了广东春运的一张名片,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企业和公益组织加入了这一股爱心暖流。

  愿多一些这样的真情流淌,让幸福成河,让回家的路更暖、更从容。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