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文明春运,让幸福铺满归途

2019年01月16日 17:35   来源:中国江苏网   欧阳常乐

  从铁路南京站获悉,2019年春运自1月21日起至3月1日止,共计40天,预计发送旅客752万人次,同比多发送66.8万人次,增长9.7%,日均18.8万人次。预计节前发送旅客276.6万人次,节后发送旅客475.4万人次。(1月16号《扬子晚报》)

  岁末年关,归心似箭的我们,已泛起层层乡愁的涟漪。可以说,每年的春运牵动着全社会的每一根神经,牵扯着亿万人的心,它既考验着一个部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同时也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只有让文明保驾护航,才能保证其成为回家的幸福路。购票遵守秩序、候车不占座椅、不乱扔瓜子垃圾、高铁不吸烟、爱惜车站公共设施、站台上不越白线候车、车厢内不大声喧哗等等文明守则,这些都是举手投足之事,却可以温暖你我他,驱赶冬日的严寒。铁路部门加大文明出行的宣传力度,鼓励旅客形成“我是维权主体,我也是参与主体”的意识,在遇到不文明行为时,及时制止、主动举报。

  只有让制度保驾护航,才能给老百姓真正的安全感。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19年春运工作的意见》,强调将严惩旅客的严重不文明行为、加强信用建设。可以说,《意见》的出台让惩戒春运不文明行为有了“硬支撑”,也让旅客有了衡量并规范自身言行的有力戒尺。文明的力量既来源于旅客的素养,也需借助制度的约束。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春运让我们聚集起来,温情款款;又让我们飞奔天涯,风尘仆仆,为共筑中国梦添砖加瓦。与此同时,春运中的人们也都是文明的参与者,大家一起和铁路部门共同努力,才能让春运安然有序、温馨幸福。

  用制度捍卫文明,用文明守护制度。无论山高路远,还是道阻且长,毫无疑问都是在向着幸福出发,都是为了让幸福铺满每个旅客的归途。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反向春运”是充满智慧的改变    2019年01月15日
  • ·“反向春运”折射观念变迁    2019年01月14日
  • ·“反向春运”凸显“正向”意义    2019年01月1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