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号召大力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我国脱贫成效十分显著,一些贫困村、贫困县已经进入销号摘帽之前的评估验收阶段。笔者日前在西部地区调研时看到,随着一大批基础设施和产业工程项目建成,贫困地区的发展有了扎实基础,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过,有些贫困地区或刚刚脱贫的地区却在一些设施或地点建起了众多以“扶贫”“脱贫”为主题的牌坊、标语墙、纪念碑等建筑物,让人感觉不是很舒服。
过多的牌坊是形式主义的体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鉴于扶贫难度大、脱贫成效好,一些地方在移民新村、产业基地以及移民搬迁旧址,适当立碑纪念是必要的,这有利于激发干部群众的扶贫斗志,也可彰显减贫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不过,凡事过犹不及,如果牌坊多了、滥了,就可能会有形式主义之嫌。
而且,过多的牌坊或纪念牌还会带来物质浪费。一般而言,扶贫设施的牌坊多由扶贫资金所建,建一个纪念碑或牌坊需要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建一个标语墙也得上万元,这些建筑多了,必然浪费扶贫资金,违背了扶贫资金用途的初衷。当然,属于社会捐赠,尤其是一些个人捐赠扶贫设施的,比如学校、医院、道路、桥梁等,给树碑立传和表彰鼓励,有利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者:拓兆兵)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