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讲述的是云南贫困县禄劝某中学通过网络直播教学,获得了四川名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最终帮助一批大山里的孩子考上名校。文章称,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成都七中同步上课。16年来,有7.2万名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完成高中课程,其中88人考上清华北大,大多数成功考取本科。
这篇最初让人“暖哭”的文章,几天来经历多次反转,引来各种评论。有人认为,这样的教育过程,最终追求的还是收割尖子生的应试教育效果;也有人直言,文章夸大了直播课的作用,这块屏的背后其实是门生意,网课学费打过三折后一年还得上万元,更不用提网校复杂的“前世今生”……
然而不管 “剧情”多么复杂,相信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是:在帮助偏远山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方面,信息技术能有多大的能量,未来还可能有多大的作为?
实际上,最近几年,教育界最热门、最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对教育产生的颠覆性影响。
记得慕课兴起之初,就有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慕课将颠覆传统教育。甚至有人提出,慕课流行后,世界上只有最好的老师才能胜任教师岗位,其他老师都将沦为助教。更有业内人士戏言,中国的大学以后可能只剩清华和北大,只需要使用清北的慕课,“其他大学都是清北的分校”。
不管是当初围绕慕课的讨论,还是如今刷屏的直播课,有一个事实应该引起足够关注:“互联网+教育”因其成本低、门槛低,固然在知识的传递和共享上,有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匹敌的优势,但要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机协同”才是关键。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正因如此,眼下几乎所有国家都把教育信息化上升到国家战略来进行部署。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
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没有教育信息化,就谈不上实现教育现代化。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不是生产机器的流水线,信息技术再先进,最后也需要人来使用。
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个人的资质禀赋千差万别,后天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在同一块屏幕面前,哪怕接入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每个人的接受程度仍然不同。归根结底,办学校、办教育,最关键的是师资。事实上,在接入网线和屏幕的同时,当地的山区教师也有一个重新认识、继而克服观念障碍并主动转型的过程。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从远程教育到“互联网+教育”,再到慕课,虽然新的技术力量一直在推着教育往前走,但有些项目的进展不如人们预想得这么大,其中的瓶颈正是师资。一些参与过乡村支教的老师都有深刻的感受:技术固然可以改变山区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技术,因材施教,很多山区老师碍于自身专业能力限制,还没有摸索出门道。
推动教育信息化,比硬件、装备投入难度更大,也更需要大力扶持的,是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教师。因为,当各种信息和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投递到山区学校后,每间教室里的老师只有通过培训,懂得如何利用好这些技术和资源,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才能真正提升当地教学水平。
所以,关于那块改变命运的屏幕,其真正的价值是让我们继续关注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之路。在这个宏大且仍然艰巨的任务面前,任何的微光都需要,任何的努力和创新都不嫌晚。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