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长葛女子十年寒窗,疑被堂姐顶学籍上师范”一事,持续发酵。
事情发生在1993年,按照当事人黄海霞的说法,从2002年开始,她们一家人就四处搜集证据,逐步发现“户口被二伯动了手脚,学籍还被大伯的女儿(黄风玲)顶替!”在采访中,黄海霞嚎啕道,“我们一家这一二十年的生活是咋过的啊,万万没想到,再也没有比这亲的大伯能做到这份上。”
从陌生人到同学,这一次,疑似暗度陈仓的事情发生在了亲人之间。如果黄海霞所述为真,那个年代教育机会的诱惑力着实令今人乍舌。关于这次疑似顶替学籍事件,有网友以黄风玲外甥的身份替自己的亲姨辩护:由于复读生没有名额参加招生考试,第二年黄风玲用表姐黄海霞的名额参加考试,成绩是黄风玲用自己的努力考出来的;黄海霞一家为此事常年奔走上访,是无理取闹,想从黄风玲那里获取巨额赔偿。
近年来,因被冒名顶替学籍从而人生急转直下的新闻,不时爆出。如果将这一个个令人唏嘘的案例集中到一起,我们会发现,那是一个有学上就可以改变命运的时代,那也可能是一个改了学籍就等于改了命运的时代。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学籍管理的混乱、落后、不科学、不透明,很多人的命运被改写。全国统一学籍2010年才开始在全国部署,到了2013年,全国初步建成了管理系统。在此之前,究竟发生过多少学籍改写与顶替上学事件,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字。
但毫无疑问,已经爆出的线索必须要理清,已经浮现的疑问一定要解答。
蹊跷的是,早在2010年,长葛市公安局的答复意见书就表示:黄风玲存在顶替黄海霞在官亭职中的学籍档案问题;2011年,长葛市教体局的调查结果又认定,不存在顶替许昌师范学籍一事。对此,长葛市教体局工作人员的解释是,两个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按照通常的理解,学籍是一以贯之的,无论在求学的哪个阶段,学籍和学生的关系都是“一对一”。那么,顶替了“官亭职中学籍”,没有顶替“许昌师范学籍”,如何理解?这或许和黄风玲一方的解释契合:只是顶替了堂妹的中学学籍(应届生)获取报考资格,然后自己凭成绩考取许昌师范。
现在,双方的共识是,中学学籍是黄海霞的;最大的争议无非是,1993年在学校学习、考试的到底是谁,498分的成绩到底是谁的。搞清这个事实需要花费8年吗?别的不说,这次的舆论“闹大”后,我们就从回应中看到了“三个月”甚至“一周”的许诺。
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报道,此次舆论爆发后有人给黄海霞打了一通电话,对方称“要多少钱那边能出能接受,事就妥了……”这个神秘电话,无疑又给这起顶替事件蒙上了一层乌纱,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引人遐想。要知道,一旦顶替学籍、顶替户口坐实,就不仅仅是堂姐、大伯、二伯这些当事人的问题,背后还应有相关部门及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当年被安排了一次,这次不能再被暗中安排一次,哪怕是以“和解”的方式——一个人的命运,本就该由自己掌握。
退一步说,哪怕成绩就是黄风玲自己考的,她只是利用了堂妹的应届生身份,但别忘了,在同一规则下,这对当年一起考试的竞争者来说,同样是不公平,尤其是在教育机会弥足珍贵的年代。换句话说,即便黄风玲没有掠夺堂妹的命运,至少也影响了另外一位考生的人生轨迹。
此外,8年前都已经认定了确实存为顶替学籍问题,那么处理和处罚到位了吗?至少现在的报道,没有让我们看到相应的结果。
所以,必须再一次明确并强调:这不是家事,而是公事。目前,长葛市纪委监察委已经介入调查,并成立了由市纪委监察委、公安、教育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处理。我们期待真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天。因为,唯有真相得正义。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