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盲目“买买买”是理性消费信号

2018年11月02日 12:02   来源:东方网   刘天放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青年调查”联合问卷网对1969名18岁至35岁的青年进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8.1%的受访青年消费时看重性价比,58.3%的受访青年会考虑实用性和必要性,61.1%的受访者青年认为年轻人应为兴趣和自我提升消费。专家分析认为,当下年轻人消费更加理性,增加知识和健康方面消费应成为年轻人消费趋势。

  “双十一”在即,年轻人不再仅盲目地“买买买”,确实令人感到欣慰。这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的经验总结和判断后做出的选择,另一方面说明消费多样化观念正在形成。如今,年轻人更加注重商品和服务的品质、性价比,消费更趋成熟、理性,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的“高质量消费”在青年群体中的一个突出反映。一般来说,当消费满足了人们对数量的要求后,向质量方向转变就是大势所趋,也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体现。

  “双十一”即将进入第十个年头。回顾过去发生的事情,除了电商节日过后满心欢喜,也伴随着消费者在盲目购买后的“悔恨不已”。“双十一”期间,各种促销活动五花八门,不少网购者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听到商品打折就兴奋不已,致使一部分人缺乏理性,看到价格便宜就买,全然不顾是否需要,或经济上能否承担得起。有些人更甚,早早就开始“节衣缩食”为“狂购节”备足网银。而“双十一”过后,却由于盲目跟风消费而陷入负债的泥潭,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就拿“狂购”群体之一的大学生来说,每年“双十一”期间,“剁手党”中总有不少大学生。某年“双十一”,天猫超市北京高校销售增速达到北京整体市场的5倍,来自在校生的订单已经占到近20%。可其中,除了正常消费外,还伴有不少悲剧发生。为了在“双十一”使劲儿“买买卖”,有些大学生不得不负债,还不起债,就求助于校园高利贷那种臭名昭著的极端贷款方式,这是何等的悲哀!

  可见,“双十一”刺激了消费,释放了市场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价格战、欺诈行为、保障性降低等,加大了社会成本。如果把握不住,就将使不少消费者养成不理性消费的坏习惯。很多“剁手党”的理性消费意识,在电商各种宣传的诱导下变得全无。不少人在“双十一”疯购,不管有没有用,或能否用得着,反正就是凑个热闹,于是见便宜就买,以至于造成透支。狂欢节一过,对那些经济实力一般的人来说,苦日子就开始了。从潇洒狂购,到节后的节衣缩食,窘境频现,既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更给社会风气造成坏影响。这种倾向必须引起警觉。

  而如今,年轻人对“买买买”的态度更趋理性,对此,商家就要首先做出改变,在“双十一”狂购之前,必须考虑自身的生产和服务也要随之升级,即从生产到销售上,做到“精耕细作”,不断优化促销经营模式,使技术升级,为消费者提供质量上乘、放心、实用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个网购供应链上所有与之相关的群体都该考虑和行动的问题。只有商家面对理性消费和高质量服务做出及时调整和改变,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监管部门也必须及时跟进,从源头上把好监管质量关,尽快构建科学而高效的管控体制。商家的自律总不会很到位,需要他律规范和约束。因此,无论是常规监管还是特殊时段的特殊监管,都应该拿出一套应对的办法。其实,“双十一”中的“剁手党”主要由年轻人组成。如今,年轻人的消费观改变,正朝着成熟、理性的方向发展,而监管部门的工作质量也必须随之升级,如此才能为又一个精彩的“双十一”起到保驾护航作用。由此,不再盲目“买买买”是理性消费信号,各方都该对此有所行动。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