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千里骑行报到,年轻人能从中学到什么?

2017年08月30日 07:09   来源:红网   袁月明

  家住广西贵港的林锦民,今年考上了齐齐哈尔医学院。8月1日,他骑着自己的山地车从家里向学校出发,这一路,他骑行了4300多公里,途径9个省份,两个直辖市。经过22天的骑行,他终于到达学校。林锦民表示选择骑行上大学,是想要磨砺自己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 ,如果时间允许,他还想再骑一次。(8月29日 广西新闻网)

  这仍是一个“走出去,看世界”的时代。广西贵港的林锦民,通过骑行的方式奔赴远在齐齐哈尔的学校,长达22天的骑行,他一路坚持了下来。不得不说,在当前小鲜肉扎堆的背景下,这种主动锻炼、磨砺自己的举动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林锦民的骑行需要充足的准备,只有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林锦民能够实现长达22天的骑行目标并不是仅凭着一腔热血,必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前几日,成都某所职校的教师为了不让没带伞的学生冒雨赶回宿舍,一个挨一个地为学生打伞,构成一道“人墙”。有人为这些老师点赞,可更多的人觉得不合理,其一,这样做可能会给学生一种“我们比老师重要”的想法,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其二,这些学生没有提前做好充足准备,一次被雨淋,便会长记性。反观林锦民的骑行之旅便极好地印证了准备的重要性。

  林锦民的骑行需要强健的体魄,坦荡的心胸,健壮的身体。就连老年的曹操也曾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期盼。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能骑得了这4300多公里呢?而当今的中国,也越来越注重全民体育运动及国民体质提高。正在天津如火如荼举行的第13届全国运动会的主题就是“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全力推进全民健身的行动已经广泛深入开展。青年人也正是因为运动,而变得更有蓬勃的活力。

  林锦民的骑行需要不懈的毅力和坚持。行程4300公里,历时22天的骑行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完全称得上是一种“壮举”。这种毅力和品质对很多才军训几天就已坚持不下去的学生来说,是最鲜活最生动的身边榜样,林锦民用亲身经历告诉了更多的年轻人,什么叫坚持。拉·封丹曾说“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林锦民自己也表示,这次选择骑车上大学是想磨练自己意志。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做事浮躁,短时间内没有收获便很快放弃。很多人都有好多梦想,但大部分只停留在计划的层面,并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对更多的年轻人而言,林锦民的经历无疑是最好的生活课堂,很好地阐述了什么叫行动,什么叫坚持,什么叫毅力。千里骑行去学校报到的林锦民,能让当下的年轻人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