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后的两年,中国的另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又成功举办了2010年世博会。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在家门口进行“万国博览”的百年梦想。
10天后,另一场世界级博览会——中国首个进口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过去的8年不仅见证了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发展,也见证了要扩大开放的中国承诺。
世博园区的斜对面,与黄浦江一江之隔,是见证上海近现代风云历史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这座恰好位于中国海岸线中间位置的城市,从此不断依靠着开放和贸易走上了快速成长的道路。
在短短近30年间,“陆家嘴”,一片原本荒芜一物的冲积滩地,已经树立起了鳞次栉比、华灯绽放的摩天大楼,成为了享誉世界的金融中心。
世博园和陆家嘴所在的上海浦东,曾一度是发展落后的地区。可转眼间已是交通便利、充满活力的改革开放前沿,2017年GPD接近1万亿元人民币。
5年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成立。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6月底,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5.6万家,近年新设企业数是前20年同一区域企业数的1.5倍。
新设外资企业超过1万多家,占比从自贸试验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约20%。累计实到外资230亿美元。
如今,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提升城市地位的重要一步。
进博会落户上海,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上海的经济实力、组织能力、人文底蕴、基础设施条件都堪此大任。
但上海的雄心壮志并不仅限于浦东。进博会的举办地,是坐落在虹桥商务区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一座刚刚落成的全球最大规模会展综合体。
巧合的是,虹桥也曾遍布禾苗青青的农田,是一个四区交界的普通小镇。预计进博会将促进这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许会创造像浦东一样的另一个发展“奇迹”。
邓小平(1904-1997),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这样感慨上海的飞速变化: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那些对中国不太熟悉的外国人,或许会很奇怪,中国人怎么就能完成如此惊人的“乾坤大挪移”?
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就是:中国非常擅长制定深谋远虑的战略规划,更重要的是,能够坚定地贯彻落实。
其实早在2009年,全力筹备世博会的同时,上海就已经在考虑“后世博时代”的发展,紧锣密鼓地策划另一个可能影响更为深远的区域布局。
当年7月,上海宣布成立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将闵行、长宁、嘉定、青浦四个区面积86平方公里的区域整合成一个全新的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商务区域。
今年上海出台了“扩大开放100条”的措施来促进对外开放,展现了上海向世界敞开大门的信心。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底气,上海才能郑重承诺,让进博会“永不落幕”(打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
上海的远大目标是,在2035年,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