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踩踏“网红花海” 留下最丑影像

2018年10月15日 07:43   来源:北京晨报   李英锋

  近日,有网友报料,浙江杭州滨江江边一片被称为“网红花海”的粉黛草被拍照者肆意踩踏,非常可惜。记者到现场发现,很多人都无视花田周围的围栏,直接踩进或者躺进粉黛草当中进行拍摄。记者询问拍照者是否知道不能跨越围栏进入花田中拍照,大多数人都表示,“不好意思,拍一张就走”。也有少部分人假装没听到,或者答复了一句:“关你什么事?”管理这片花田已经5年的郑阿姨欲哭无泪,称种了3年的粉黛草,仅3天时间,就全被毁了。(10月14日澎湃新闻)

  金秋十月,“网红花海”景色宜人,而拍照者的踩踏行为不仅毁了美景,也毁了人们的好心情。

  实际上,近年来,不少地方的人造或自然花海都惨遭游人踩踏,有的花海开放短短几天即被踩没,有的花海管理方安排保安严防死守也无济于事。一些游客只顾“独乐乐”,为了选取一个好的拍照角度,为了得到一种好的观景体验,以近乎贪婪的方式粗暴地掠夺美景、破坏美景,践踏了文明底线,非常自私,非常丢人。踩踏花海的不文明行为的丑陋与花海的美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游客靠着肆意踩踏或躺坐拍了一组“好照片”,那么,他们的照片中留下的不是美景,而是最丑的行为影像。

  先哲早就告诉我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管是人造的,还是自然的,不管是国有的,还是他权的,不管是山山水水,还是花花草草,每一片风景,都有一定的公共资源的属性,都可为众人所欣赏,也都应该供“众乐乐”。毁景容易护(造)景难,每一位游客都应增强自律意识、文明意识,在爱美的同时惜美护美,自觉遵守游玩的秩序和规则,自觉承担一份责任,多行自我克制,向乱写乱画、乱爬乱吐、乱扔垃圾、踩踏等不文明说“不”,让美景保持的时间更长一些,保持的成色更好一些,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更美的风景,这样,景美与人美才达到一种和谐。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