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才听到风声,没想到他们动真格铲蒜……”“去年大蒜价格太低亏损,今年四五月份就进了大批蒜种冷冻,准备翻本,没想到又禁种,一家人欲哭无泪!”10月9日,在云南大理洱海上游的大蒜主产区洱源县邓川镇、右所镇和三营镇,蒜农争相向媒体记者倒苦水。9月以来,一纸洱海保护“七大行动”整改通知,在云南省大理州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核心字句是“全面禁止种植大蒜”。
大理洱海治污,这两年动静颇大。无论是推行全年封湖禁渔,还是一口气关停上千家客栈,都展示了地方主政者的治污魄力。洱海需要保护,污染需要治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此期间的一些治污手段和做法,也是争议缠身。这次上演的铲蒜风波,是为最新一例。
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从发布风声,到具体行动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当地已经铲除了5000多亩已种植的大蒜。行动之迅速,效率之高,俨然再次延续了此前关停客栈的“雷厉风行”作风。治污执行力强,是好事,但就铲蒜一事来说,当地本应该有更好的执行方式。
众所周知,不比其他污染行为,农作物种植有着确定的季节时令,在科学角度、人道角度,合理的“禁蒜”时间表,理当是在种植季之前,或者是收获季之后。眼看着蒜苗初露,就被强行铲除,增加村民损失不说,也实在有违起码的农时天理。有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解释称,“洱海保护等不起”。这看似两难,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既然“等不起”,为何就不能早作谋划,在蒜苗种植季前就向村民做好沟通工作?
不只是程序问题,上游村民种植大蒜到底对洱海的污染威胁有多大,是不是到了必须铲除而后快、“全面禁止种植”的地步,就眼下看,似乎仍是一笔糊涂账。当地农业局的内部人士就透露,大蒜究竟给洱海带来多大的污染,他也没见过环保部门给出的数据。由此可见,在大蒜种植的污染系数未有科学定论之前,就匆忙“一刀切”铲蒜,至少是有用力过猛之嫌,其对应的治污回报也得打上一个疑问号。
这一治污作风,让人联想到今年5月底,生态环境部制定出台《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在污染治理过程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懒政、敷衍做法,坚决避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虽然这一规定所指向的主体是工业企业,但其所传递的治理精神,显然是相通的。更何况,对于大蒜主产区的当地村民而言,种蒜本就是一种生产行为。那么,为治洱海污染而突击铲蒜,同样也是一种粗暴的“先停再说”。
客观而言,当地在铲蒜之外,并非完全没有考虑到村民的生活出路。比如,被铲蒜的村民可以拿到一定的补贴,当地政府也在考虑推广其他种植作物,避免村民收入大幅下降。但有个前提耐人寻味——“将根据种植适宜情况、产量、受益进行评估后,再大范围向各族群众推广,努力建成绿色食品示范基地”。这里问题在于,既然村民的其他收益方式还未经评估,为何就非得匆忙铲掉大蒜,断了村民的生计来源?提前准备找好出路,先给村民吃上定心丸,岂不更好?
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坦承,铲除青苗确实伤害了农民群众的感情,利益也受到损害,但这个“阵痛”得承受。其实,没有一种“阵痛”是必须要承受的,即便有,负责任、体恤民情民意的治理之策,也应该是尽力减缓“阵痛”,而不是把“阵痛”乃至“牺牲”当作理所当然。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