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防污染铲大蒜”究竟错在哪?

2018年10月10日 11:49   来源:东方网   张玉胜

  这几天云南大理洱源县在网络上成为了热点,有多位网友反映,洱源当地政府准备以农药化肥污染洱海为由,强行铲除老百姓已经种植的大蒜。公开资料显示,大蒜是洱源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当地农民种植已有20年之久。如今,大蒜说铲就铲,农民的收入从何而来?而大蒜种植又真的会对给洱海的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么?(10月9日《央广网》)

  以“防止洱海污染”的名义,铲除农民种植的大蒜,当地官方的回应看似不无道理。比如:大蒜属需高肥水作物,农民在种植大蒜时已使用了过多的化肥、农药;但这些化肥含量的90%却未被大蒜吸收,而是随着其后的灌溉用水被溶解于水中,最后流进河里并汇入洱海;这不仅导致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势必对洱海的水质造成污染。再说,今年初夏当地7万吨大蒜滞销,铲除大蒜也是在考虑引导农民转型升级。

  但这一利在长远的种植结构调整举措,缘何会受到人们的广泛质疑?“防污染铲大蒜”的政府决策究竟“毛病”在哪?

  首先,缺乏“问计于民”。常言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种植结构调整是一项牵涉农民切身利益、关乎农时季节变换的重大决策,需要未雨绸缪地事先调查研究和制定出周延可行的调整预案,切忌有违农时、有违农民意愿的“拍脑袋”行事。正如有农户所质疑的:禁种大蒜为什么不在农民购买蒜种前就广为宣传,而是要等到有蒜苗长到“筷子高”时才强行铲除?这显然暴露出当地政府对农时常识的认知缺失和对农民意愿的缺乏了解。把好事办好需要应天时、顺民意、循规律。“反季节”蔬菜可以有,“反季节”的种植结构调整却不可为。

  其次,伤及蒜农利益。虽然《补偿方案》中已明确写有补偿标准:全面禁种大蒜签订协议的每亩补助1200元,每亩蒜种回购补助600元。但这项意在保护洱海生态的“毁苗”政策,却似乎并未得到当地农民的“一片支持”。有种植户算过一笔账:今年市场上蒜种的价格是200元一袋,政府的补偿是按80-100元一袋给每亩补偿600元。这个是远远不够的,老百姓都有点“亏钱进去”的感觉。一个明摆着的浅显道理就是,大蒜是当地农民已种植20年之久的农作物,“铲除大蒜”并非蒜农们发自内心的“自愿”行为,由政府强行推出自然是要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

  经过近年来党和政府的大力宣传,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已大幅提升。只要当地政府耐心细致且有根有据地向农民讲清楚大蒜施肥对洱海污染的危害,相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会通情达理、支持政府的。人们对“防污染铲大蒜”的抵触与反感,不仅缘于对政府决策“晚半拍”的严重滞后及“说铲就铲”的简单粗暴,更不无对政府“大蒜施肥污染洱海”邪乎宣传的半信半疑。环境保护是个需要综合施策、久久为功的大工程、长工作和精细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役毕功。包括种植结构调整在内的环保举措,应当得到广大农民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防污染铲大蒜”的简单粗暴和急功近利,只会让农民的利益受损和政府公信力降低,也无益于洱海生态“环保大计”的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