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不入户,绣花功夫咋落实?

2018年07月03日 07:23   来源:红网   沈道远

  有的地方扶贫干部驻村少,几乎不入户;有的地方人在位、思想不到位;还有的挂联单位不重视,派出的不是精兵强将。(7月2日《人民日报》)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无论是精准识别、还是精准帮扶,其前提条件是掌握了信息,摸清了实情。可是,从云南省师宗县的通报来看,部分扶贫干部不仅驻村时间少,甚至几乎不入户。试问,扶贫干部连贫困户的家门都没进,怎么开展扶贫工作呢?这种不深入、不落实的工作作风,是既不负责,也缺担当的表现,必须给予相应处罚,以示警戒。

  去年“两会”,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了解到当地建了新的铁梯,心里稍稍松了一些。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口中的“绣花功夫”,虽然是针对四川的扶贫工作而言的,可实际上,各地都应该按照“绣花功夫”的标准,严格要求,切实做好扶贫工作。

  云南师宗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县,同时,还是云南省革命老区县之一,2017年还有贫困人口9.13万。面对这样的县情,师宗县“脱贫摘帽”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必须要狠下一番功夫才行。师宗县纪委通报批评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既是为了纠偏,也是在给广大扶贫干部敲警钟,再次重申扶贫需要练好“绣花功夫”。

  为了治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工作上,时刻战斗在一线。他的故事被后人称颂,传为美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生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廖俊波凭借着实干和担当,为广大干部诠释了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受到世人敬仰。不管是远古时代的大禹,还是新时代的廖俊波,他们在工作时都选择了扎根基层,扎根一线,这样的工作方式就是“绣花功夫”最好的样本。

  可是,与之对比,反观师宗县的一些扶贫干部,驻村少、不入户、人到心不到……这样的扶贫干部怎么能够扛起脱贫攻坚的大旗?贫困户最需求什么?家里的劳动力情况如何?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没有彻底搞清楚,怎么提对策,怎么精准帮扶?

  再则,扶贫需要凝聚贫困户的力量,激活他们脱贫摘帽的内生动力。可是,如果贫困户连帮扶干部都不认识,彼此之间也没有情感基础,如何能够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呢?

  其实,组织选派扶贫干部参与扶贫工作,不仅要他们完成脱贫摘帽的政治任务,还要扶贫干部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基层,增长能力,获得成长,更为关键的是,还要通过扶贫干部的努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党心民心。可以说,扶贫干部身上肩负中巨大的使命,因此,扶贫工作必须“走心”,来不得半点马虎。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