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基层调研发现,很多地方和部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晒出“问题清单”,内容往往很具体,也很有针对性。但仔细对比后却发现,有的“问题清单”,与几个月前甚至一年前的条目相比,并没有太大区别。“问题清单”老调重弹,有损政府的形象。(6月28日《人民日报》)
将问题梳理出来列成清单,然后“对着问题干”,这是一种极其务实的工作作风。现在,各地各部门干工作都在提倡“以问题为导向”,可是,要真正落实好,从逻辑上讲,必须要走好两步:一是沉到基层,深入一线,把问题找出来,建立问题台账;二是研究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建立解题台账。虽然只需两步走,但是,走好并不容易。
首先,公开问题需勇气。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些部门和单位领导,思想比较陈旧,对于主动找问题,暴露问题,直面问题,总是有很强的畏难情绪,认为发现的问题越多,上级领导会责备自己工作做得不到位。可是,问题是客观的,并不会因为你逃避就不存在。回避问题、无视问题,这是典型的“鸵鸟心态”,只会让“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如果真到那个时候,恐怕就只能徒叹:悔之晚矣。
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更新“官念”,学会把发现问题、公开问题作为一种工作常态,习惯于把问题放到台面上,而不是藏拙掖着、捂着盖着。有问题不可怕,怕的是缺乏承认和直面问题的勇气。列“问题清单”,建“问题台账”,其目的是为了摸清实情,以便以后工作能有的放矢,对外公开问题,是为了让民众参与监督,确保工作落实。这种做法无论是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在聚焦实效,一个有水平的上级领导,是绝对不会因此下属直面问题而批评他,相反,还可能极其推崇和赞赏。
其次,解决问题显担当。发现问题,公开问题,只是第一步,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民众关注的“最后一公里”。在现实的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员发现收集问题的能力很强,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有的问题甚至在清单上停留了一年半载,也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是真的处理不下来吗?未必。缺乏担当可能才是主要原因。不得不承认,基层的某些问题确实是“老大难”,可正因为难,所以才更需要主动而为,为群众解决一件难题,胜过给群众讲百遍千遍大道理。
问题列出来不是看的,也不是摆设,只有一个又一个问题得到了落实,才算是真抓实干。领导干部列出的问题清单,其实更像是公众承诺,每一个问题背后都饱含着民众期待,一旦期待落空,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就会受损。医生给病人看了病,就会开出药方,同理,领导干部把问题收集汇总之后,也要对症施策。只是“晒”问题,而不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形式主义,也是缺乏担当的表现。问题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如此应对问题?一言以蔽之,鼓足你的勇气,拿出你担当。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