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几乎一夜之间,微信群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狂欢和“流行”——互喷群,有的也叫对骂群。其这两天的火热程度甚至被看作“连个‘互喷群’都没有,你太OUT了”。互喷群,群如其名,就是两方在微信群中根据某个主题进行吵架互喷、对骂。比如“世界杯对骂群”、“华为小米互喷群”、“iOS安卓互喷群”等等。群中可谓是“敌友不分,一片骂战”。(6月10日央广网)
“对骂群”为什么这么火?
有人分析,如今的社会年轻人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特别想找个发泄的口子,就像以前70后流行踢沙袋几脚泄泄火减轻压力一样。另外,如今微信群虽然多,一个人加入几十上百个的群也司空见怪,但是这些群很多不活跃,差不多是死群。“对骂群”的话题虽然低俗,但参与度高,实现了高互动频次的互联网社交,缓解了找不到话题的尴尬气氛,把死群救活。所以互骂群表面上是互相侮辱对骂,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发泄社交方式。【详细】
其实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对骂群”里网民的行为与网络上我们所谓的“杠精”“喷子”他们动辄叫骂抬杠的行为是十分相似的,都是戴着面具发泄情绪,当“杠精”“喷子”聚集到一定量时就发展成为“对骂群”了。虽然当初大家对“对骂群”感兴趣是因为里面有一些幽默高明的骂法,但是随着“对骂群”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开始走偏,群里越来越多的是爆粗、地域歧视等等,这样的“对骂”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语言暴力,在这样的“群体情绪”的渲染之下,谁也说不准自己是否能够一直做绅士,一旦超出控制就会演变成暴力事件。【详细】
凡事都有个度,发泄不能无底线
释压不是伤害,“复仇”也要注意方法,违背道德骂人。降低自身素质,被人看不起;“骂”出法律法规范围,踏出红线,造成伤害,污染网络环境,激起对方愤怒,一旦闹上法庭,任何辩解都改变不了违法事实,最终吃不了兜着走。【详细】
现实中会一直有烦恼、有矛盾、有焦虑的存在 ,绝对有对骂的可能,但是一时的嘴上之快解决不了矛盾冲突,而且也无法真正的排解你的负面情绪,只会加重身上的戾气,这种戴着面具无底线的发泄狂欢是畸形的,情感的发泄应选取健康的方式,可以通过运动、倾诉等方式进行合理调节,一味地狂喷只会让你陷入无止境的焦躁当中。【详细】
互联网已经不是法外之地,不要抱着侥幸心理
对于“对喷群”,防止“群员”跑偏,逾越道德的、法律的鸿沟,污染网络生态,也造成地域歧视、身份歧视、职业歧视、吃喝歧视以及异见伤害、民族伤痕等,不利于社会团结、和谐,严重的可能把“战火”从线上烧到线下,事态发展难以控制。因此,针对微信兴起的“对喷群”现象,必须立规,坚持“谁建群、谁负责”,严禁“群员”损害社会道德、破坏法律法规,一经发现,或被网民举报,则严惩肇事者,问罪“群主”,一个都不能少,倒逼“对喷群”依法“骂”,按规矩“发泄”,引导“对喷群”发展成多种形式的交流方法,善莫大焉。【详细】
针对“对骂群”乱象,6月8日下午,微信方面出台相关措施,进行严格整顿和管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诚然人总有语言发泄的欲望,有主题、不带人身攻击、幽默的小骂是可取的,但是这种过于污秽纯喷的大骂这样的畸形发泄断不可取!【详细】
微言大义:
@UncleStrangeAaron:能动手尽量别吵吵。
@烟熏珐琅:对骂群是啥意思啊? 我怎么没见过
@杨小麦:对骂群这种形式的微信群充分展现出人性中虚伪的阴暗面,也就是在隐藏了真面目,完全不用对说出来的话负责任的情况下,一个人到底可以没有底线到什么程度。
@善良可爱之尖尖:解解压而已,都没当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给了现实中的人们一个发泄渠道,在集体无意识情况下,隐匿于心中的“恶”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骂人是不对的,但大家都骂,也就原谅自己、继续从恶了。但互联网终究不是法外之地,唯有自律才能有自由,所以注定“对骂群”只能是过眼云烟。毕竟,善良做人是美德,好好说话是修养。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