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湖北农村,那里土地肥沃,水网纵横,属于经济较发达的地方。近些年,硬化道路修到了家门口,家家盖起了小楼。乡亲们腰包鼓了,对人居环境有了更高要求。
几年前,村里大力实施环境治理工程,着力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当时的具体做法是,由村里统一出资修建垃圾池,全村共十来个;各家的生活垃圾集中到垃圾池,之后再由专车运走。
但从具体实践来看,这个做法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垃圾池里没见多少垃圾,倒是各家各户的门前屋后又堆上垃圾了。与乡亲们交流,发现原因有二:一是多年的习惯不好改,二是不方便。“垃圾池离得远,每次倒垃圾,都要提个垃圾桶走好远,还不如就近倒了完事。”大家都这样说。
近期,我又回了趟老家,发现这个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每家门口配了一个相同规格、印有统一编号的塑料垃圾桶;每天早晨会有一辆手扶拖拉机挨家挨户来清运垃圾。
村党支部书记告诉我,以前的办法不符合实际,所以效果不好。现在也是村里出资,给每户配一个大号垃圾桶,每户每年掏120元的垃圾清运费,把清运工作承包给本村的王老伯父子。既把活干了,钱还没流到外人口袋,两全其美。这个办法实施一年来,效果很不错。
街坊邻居也对这个办法比较满意,垃圾桶就在自家门前,倒起来方便;每年掏的钱不多,清运很及时,实实在在解决了问题。
村党支部书记说,120元这个标准也是相当有学问的,高了不行,许多农户不愿意掏;低了也不行,请不到人干活。村里也是反复征求乡亲们的意见,最终才达成共识。
负责垃圾清运的王老伯今年50多岁,与儿子在家搞蔬菜大棚。他给我算了笔账,每天清运垃圾要一个半小时,早点起,完全不耽误干农活。全村70余户,每年清运费近万元,除去油料成本,净得8000元。“你说划不划得来。”王老伯说。
美丽中国建设,广大农村不能缺位。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生活垃圾清运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这种“村里掏点、农户出点、清运包给本村农户”的做法很切合实际,解决了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有人搭台。垃圾清运是个大事,没有村里的统一推动,很难做成。村里出资买垃圾桶相当于搭好了台。二是持续唱戏。垃圾清运不是一锤子买卖,每天都要做,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如果村里包干,财力不允许,每户每年掏120元钱,大家都能承受。
老家的做法探索出了一个可行的模式,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谁组织、谁来干、钱从哪儿来、怎么持续等问题。这个模式不一定适合每个村子,但可供参考。(作者:王胜强)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