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近日宣布,将在2018级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由该校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和历史系教授、教务处处长彭刚共同担任课程负责人。作为该校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具体举措之一,该课程计划到2020年,覆盖清华所有本科生,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5月21日《光明日报》)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校的佼佼者,把“写作与沟通”纳入必修课当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考量了多方面因素而做出的决定。可能有些人认为写作能力应该在大学以前的“基础课”出现,大学的课程设置应该偏向于科研等“更高”能力的培养,甚至有些人还把“写作与沟通”能力简单地认为就是“语文课”,便更觉得这个课程的开设没那么必要了。
其实“大学写作课没必要”这样的结论还是很草率的,写作与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大学期间的各种论文和科研总结,还是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工作总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处世哲学,都离不开写作与沟通能力。可见这样的能力不仅在大学期间必不可少,即便工作后也会受益匪浅。而且,高校开设这样的课程也不是简单地对以往写作课的照搬照抄,而是注重提升能力,“不按套路出牌”,旨在培养学生素质,避免同质化。
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却不容乐观,知名媒体编辑刘霞发现,即便是国内名校新闻专业出身学生, “采写的稿件经常逻辑不清、层次不分,甚至还经常出现语病、错字,一看就是基本功训练没有到位。”新闻专业尚且如此,其他专业的尤其是理科岂不是更加“惨不忍睹”。而且不少学生也反应简直就是“谈文色变”,尤其是毕业论文,基本上算是一个字一个字“生憋”出来的,要么就是“拼凑”。而即便成文,写出来的的文章也有很多逻辑和语言上的问题。同时很多高校即便有了类似课程也基本是“混学分”状态,偏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高校在课程的定位上也越来越边缘化,有的直接理解成“文学课”甚至“欣赏课”。
因此,旨在培养大学生逻辑和语言能力的“写作与沟通”课实在是大势所趋。要把这门课程贯穿到大学整个阶段,循序渐进,制定规划,以科学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还要注意到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毕竟课程的落脚点还是运用,所以要“接地气”。当然,补上大学生长久缺失的写作能力短板不能只靠一门课程,要做的还有很多。打造学术文化氛围,积极推进小班式教学,更需要学生本身重视起来,真正意识到写作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