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让阅读写作成为乐趣

2017年11月21日 09:35   来源:人民日报   戴志勇

  “语文课是高一学点知识,高二忙联考,高三基本不学,全部刷题。”近日,“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结合这两年调研所得,将“应试”两个字在语文科目中的具体场景,清晰展现出来。他感慨,高中语文特别是高中作文教学,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同样是北大名师,钱理群曾到中学去开鲁迅研究课程,没想到听课的人越来越少。学生的理由也是要高考了,时间根本不够,哪能“浪费”在听这些不能直接提高分数的课程上?

  和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是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功夫更强调下在平时。“数学突击一个月可能提高10分,语文突击一个月搞不好减5分”。当课业繁重时,学生自然会选择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高成绩的方法,并没有动力去大量阅读、经常写作。

  据报道,未来高考改革方向大致有三。一是大量增加阅读量,“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二是将哲学、历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内容放入阅读内容;三是将提高阅读的思辨性、复杂度和扩展性。指挥棒的转向,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的“弱势”地位,但也让一些人感到紧张,至少谁也不想成为那连题目也做不完的15%。

  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通常是从小大量阅读训练出来的。这种能力基于阅读兴趣的充分激发,在绘本与故事中,让孩子们找到共鸣,安放与发展天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很多人对阅读的热爱,恰恰是悄悄地躲在被窝里看与语文课无关的“闲书”中自然形成。这种兴趣,在高中之前大致已经完成。而我们的小升初,虽说在推行电脑派位,就近入学,但由于难以改变的师资分布,行政统一评价及资源分配的引导,“好学校”依然只能用种种“密考”或各类“特色班”来选拔成绩在95分乃至98分以上的“好学生”。

  由此来看,未来语文改革要求突破以字、词、句、篇为主要特点的工具化语文教学,突破“部编版”一本教材的视野,将包括天地自然、人文历史在内的整个生活带入语文教育,将一本本经典之作的阅读,变为满足学生生命需求的一条条大路,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思辨力,引导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如何避免学生进入刷题状态,让他们有足够的阅读量,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好好考虑的。

  (摘编自2017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原题为《让纸质阅读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写作,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2016年12月20日
  • ·高校文科考试应该有写作题    2016年09月23日
  • ·山西非虚构写作的崛起    2016年07月1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