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朋友圈转发侵权:“自己地盘”也须要遵守法律

2018年05月08日 11:27   来源:南方网   江德斌

  在朋友圈上传有趣的图文、点赞精彩的内容、转发认同的观点,已成为时下主流的社交方式。同时,使用微信推销商品也让朋友圈变身充满商机的创业高地。但在拇指按动之间,稍不留神也有可能触及侵权的“雷区”。近日,朝阳法院通报了几类常见的朋友圈侵权方式以及相关案例,提醒社会公众在享受朋友圈便利的同时也要提高法律意识,规避侵权风险。(5月7日《北京晨报》)

  朋友圈已成为信息传播、转发的主要途径,受众面广,查阅方便,影响力大,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很多人在看到感兴趣的图文时,也往往会随手一转,与其他好友分享,从而提高了转发率。不过,朋友圈内容良莠不齐,一不小心就会中招,不仅容易被各种鸡汤文、养生文忽悠,还可能踩中侵权“雷区”,惹上了侵权官司,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从法院通报的几起典型案例来看,诸如复制抄袭文章泄愤、吐槽诋毁同行等导致商家的商誉受损,擅自发布他人图片、转发未经授权文章、未经授权使用商标等,则属于明显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均违反了相关法律,需要接受处罚。朋友圈侵权案件频频发生,不仅令对方利益受损,也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由此提醒用户注意约束自身行为,需要谨言慎行,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恶意诋毁他人,不要随意发布、转发来源不明的图文。

  在很多人的眼里,微信朋友圈都是亲朋好友,乃是熟人社交领域,自己的地盘当然自己做主了,那么就会产生想说啥就说啥的想法。岂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微信朋友圈固然属于熟人社交领域,可其毕竟是一个社交平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交圈子,传播影响力也不尽相同。任何一条图文信息,在通过朋友圈的多次转发、传播后,犹如蝴蝶效应一般,都有可能散布开来成为“爆款”,发酵成受人瞩目的社会热点事件。

  事实上,现在很多网络舆情热点事件,都是由微信朋友圈散播出来的,经过多次转发、传播后,就形成了舆论冲击力,始作俑者也难以把控事件的走向和结果,导致事件一发不可收拾,甚或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用户在使用微信朋友圈时,要把握好言论尺寸,不要发布违法违规内容,也不要图一时口舌之快,以免惹火烧身。此前就有用户因琐事纠纷,在朋友圈辱骂朋友,遭到司法索赔,最终以道歉、赔钱了结。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然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用户也应主动遵循朋友圈的使用规范,不干侵犯他人利益的事。须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微信朋友圈也不例外,违法侵权就应接受法律惩罚,这是正常的纠偏之道,也让侵权者长记性,不能在自己的地盘肆意妄为,需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底线。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别让朋友圈定义了真实生活    2018年04月16日
  • ·“闯红灯发朋友圈认错”是高招    2018年03月30日
  • ·“集赞式处罚”的意义大于争议    2018年03月30日
  • ·我们需要更好的隐私保护    2018年04月1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