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是假、赚钱是真,老师课上不讲课外讲,没才艺在学校受冷落,超过孩子承受能力越补成绩越差……读者来信中反映的这些问题,很多中小学家长都感同身受。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如此庞大的市场,本应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从而满足多元化需求,现在反而裹挟着家长和孩子一路狂奔,成了“校外增负”的主力军,究竟应该如何治理?
首先,看看“为啥学”。一边抱怨一边“报班”,是当前中小学生家长中的普遍现象。抱怨,是因为花费不菲不说,还大大加重了孩子和家长的负担;报班,是社会大生态和学校小环境两个原因使然。从大方面看,目前社会选人用人的标准还多“唯名校”“唯考分”,在此影响下,正如剧场中第一排的人站起来看戏,后面的人也不得不“站起来”,当周围孩子都在报班、“抢跑”,家长即使再淡定,也无法接受自家孩子“不进则退”。于是,“抢跑”者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从小方面看,在利益驱使下,个别教师为招揽生源,课上“留一手”、课后报班讲。如此一来,即使声明“自愿报班”,家长和学生也不敢不报,否则怎么跟得上课?
其次,看看“为啥办”。近万亿的教育培训“大蛋糕”实在诱人,高额利润诱惑下,一个个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很多机构是地下半地下状态,未经任何审批,即便被查处最多被取缔,发财机遇明显大于违法风险。此外,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在职中小学校教师有偿补课问题一直屡禁不止,不少培训机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先和“走穴”的在职教师签订“保密协议”,然后再各取所需。有些神通广大的社会培训机构,还与学校勾连,为学校选拔生源办起“占坑班”“奥数班”,让很多学生家长不得不给孩子报班。这不但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更破坏了教育生态。
知道了“为啥学”“为啥办”,“咋治理”就有了方向和路径。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重在治标,瞄准治本”。综合整治,顺应民意,大快人心。但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不可小觑,因为这已不是第一次治理,一次治理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标本兼治、深挖根子、内外联动、堵疏结合,打好“组合拳”。
在治标方面,要切断培训班与学校和相关教师的利益链,提高违法成本,让一些经常打擦边球的人“不敢办”“不想办”;把打击非法培训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防止违法办班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同时,要疏堵结合,如处理好“下午三点半问题”,放学后可以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减少因托管需要产生的辅导班。
在治本方面,需要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建立健全评价学生的“绿色标准”,从根本上减弱学生和家长对教育培训的盲目冲动。要通过减负提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缓解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的依赖,让他们认识到那些加重课业负担的内容“不必学”,抵制那些诱人的培训广告。
标本兼治最重要的是要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只有齐抓共管、综合施治,才能让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负担真正减下来,让教育质量真正提上去。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