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相约博鳌,让中国力量闪耀世界

2018年04月09日 11:16   来源:南方网   雷钟哲

  海阔帆直涌春潮,椰影婆娑迎宾至。草木滴翠、春潮拍岸的海南,8日拉开了博鳌亚洲论坛的大幕,开启了世界一年一度的“博鳌时间”。一如既往,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博鳌亚洲论坛,再度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位嘉宾,将在这里展开讨论、观点交集,智慧碰撞、汇聚共识,为亚洲乃至世界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博鳌年会,因时间节点不同寻常、主题选择大有深意,加之重磅嘉宾云集、中国机遇多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度唱响,而成为年会的五大看点。从时间节点上说,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习近平主席将应邀出席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备受外界瞩目。从主题设置上说,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亚洲各国应充分挖掘创新动力,推动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为世界经济发展作贡献。不难看出,本届年会有着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的因素。不久前,美国贸易代表依据所谓301调查单方公布拟加征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建议清单,随后美方再对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美方一手挑起的中美经贸冲突违背了贸易的本质属性,是美单边主义对全球多边主义、美保护主义对全球自由贸易的狂妄挑衅。对此,中国“来而不往非礼也”。打,奉陪到底。中方将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在这个特殊背景下,有着“平等、互惠、合作、共赢”鲜明底色的博鳌论坛,自然就有了更大的“磁吸效应”。

  特别是,中国经济在当今世界经济天平上,已经成了不可小觑不可或缺的“砝码”。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曾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去年又跃居世界第一。在亚洲经济总量中,中国占比超过一半,在世界经济总量中,15%是中国贡献。中国的开放创新,必然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重要推动作用。这,其实也是中国声音唱响全球的原因。

  当前,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寻求突破,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世界包括亚洲实现持续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中国正在全力推进的高质量发展,即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一转变,不啻为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提供了重要机遇。

  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博鳌亚洲论坛已经历经了17载风云激荡,将在新起点上奏响共同繁荣发展的命运交响。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生动实践,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力,也是解决当前贸易摩擦等很多现实问题的经典范例。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都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损人不利己的蠢事,不仅和现代文明南辕北辙,而且简直就是笑话。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中国将同亚洲其他国家携手共创亚洲新未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在当前世界经济走向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惟愿博鳌亚洲论坛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使亚洲乃至世界各国进一步提升共同体意识,为创造一个繁荣发展的亚洲和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