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倒逼外卖小哥举报,有利社会共治

2018年03月30日 07:24   来源:红网   高亚洲

  3月29日,上海食药监举办“331”投诉举报日专题活动,邀请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平台,一起探索建立鼓励外卖小哥内部举报制度。活动现场,上海市食药监提供一个新思路:平台骑手也许能成为网络餐饮无证照整治的生力军。

  网络餐饮服务正在前所未有地流行,但是,关于它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诟病。这其中固然有平台审核不严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一些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更是不足,在逐利冲动下提供黑心服务。

  为了打击这些不法现象,相关部门做了很多的努力,光从立法层面,就先后出台两部专门法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正如那句流行的话,徒法不足以行。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对于两部着眼于“查处”和“监管”的办法来说,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强大的发现机制。只有建立了强大的发现机制,才能让黑心餐饮无法遁形,如此,才能让法规“有所为”。

  强大的发现机制从何处来?这其中首先离不开有关部门强化日常监管,从监管中发现问题,但是,再严密的监管,也有它力不从心的地方,比如时间上,比如人力上。此外,从餐饮服务的特点看,借助其他的力量,来弥补监督短板,成为必然的选择。

  事实上,建立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模式,已经成为顶层设计层面的共识。在2015年正式施行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提出了“社会共治”的理念,要求“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最先被倡导提出的,便是“吹哨人制度”,即鼓励食品行业内部人士“自曝家丑”,由于他们占得信息上的优势,在监督举报上显现出神勇的一面。许多地方还专门制定了“吹哨人制度”。

  如果说公共部门的监管,是正式制度路径内的规制;那么,“吹哨人制度”则是非制度路径的发力,“倒逼外卖小哥举报”自然当列入非制度路径的新生力。 事实上,外卖小哥举报商家的做法,在《食品安全法》中能找到相应的法律支撑。

  与吹哨人相比,外卖小哥的举报,有着更明显的优势。一来,它更容易规避亲缘或利益的束缚。吹哨人往往是当事餐饮店的“自己人”,有些还是经营者的亲属,要走出自我举报这一步,往往要面临诸多考验,所以,它的举报效率并不高。而外卖小哥则可以轻松规避这些方面的考验,在举报效率上能得到保证;二来,它更具规范性。内部人变成“吹哨人”,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有时它可能只是基于一种报复;而外卖小哥举报制,是由相关部门和电商平台合力推出的,无论是哪一方,都有着强烈的积极性去做好这件事,尤其是通过建立制度规范,对外卖小哥的举报情况进行奖罚。有规范,才有秩序;有秩序,才会有成绩。

  食品安全事关你我他,建立社会共治的局面,是实现食品安全,尤其是网络食品消费安全的重要法宝,以制度倒逼外卖小哥积极举报,无疑是值得点赞的创新。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规范快递外卖重在严管企业    2018年03月28日
  • ·外卖平台卖烟要引起足够警惕    2018年02月12日
  • ·图书外卖,不会培养阅读的懒汉    2018年01月1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