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梦想如树芽,遇春则绽放

2018年02月09日 07:55   来源:长沙晚报   文峰

  本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其政治意义自不待言。

  与往年比较,今年的“一号文件”有很多鲜明特征。比如,文件制定了乡村振兴的发展阶段,明确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要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全面实现。换言之,这个“一号文件”既管全面又管长远,将一直管到本世纪中叶,给现在和未来农村指明了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推动农村深层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再比如,文件坚持了问题导向,列出了“负面清单”,确定了诸多禁令。例如,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文件就明确提出:要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责任和监督方面,文件要求: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除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外,各部门一律不准再组织其他检查考评,严格控制各地开展增加一线扶贫干部负担的各类检查考评,切实给基层减轻工作负担。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层面,文件明确: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我们知道,去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次“一号文件”显然是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系统表述。这次的“一号文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政策举措。从宏观来看,这个文件聚焦了五大发展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并系统阐述了其内在联系,即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

  就具体做法而言,这个文件涵盖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核心问题,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制度特别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问题,以及破解人才瓶颈的问题。与“钱、地、人”这三个核心关键词相关的要害问题,文件都给出了明确答案。由于之前参与过“三农”调研,我觉得,其中最关键的当然还是人的问题,乡村工作最缺的还是人才,因为现在的农村正面临空心化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2月发布的公报,截止到2016年年末,我国农村人口约5.8亿,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超过1.6亿,农村留守儿童超过900万。从这些数据来看,目前农村具有生产劳动能力,特别是具有现代农业生产劳动意识的劳动力有多少,这显然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如何培育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关系到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毕竟,任何实践的主体都是人。这次,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文件还要求,必须把党管农村落到实处,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拓宽县级“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来源渠道,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这都有利于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路是走出来的,有些梦想的实现必然具有开天辟地的属性。巧合的是,文件发布当天刚好是中国的立春节气。在某种程度上,乡土是我们的精神原点,新时代在召唤我们奋勇前进,却从未停止提醒我们记住乡愁,要对故乡更加温柔。让故乡青山绿水更美丽、更富饶,我们没有人会停下脚步。乡村振兴,从春天出发,去往收获的季节。有机会,有奋斗,有合力,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梦想总会像树芽一样遇春则绽放!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