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世遗”世界第二,“保护”需世界第一

2018年01月12日 17:59   来源:东方网   张西流

  从1987年中国长城、北京故宫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算起,中国的“申遗”之路已经走过30年。3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如何更好保护和传承,受到各方关注。(1月11日《人民日报》)

  今年7月,继可可西里、将鼓浪屿先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中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2项,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这当然是一件值得国人自豪的文化盛事。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遗”数量世界第二,并不代表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居世界前列。恰恰相反,一些地方的文化遗产,特别是著名景区,在申遗成功后,走进了“重创收、轻保护”的怪圈。

  此前据媒体报道,由于对鼓浪屿进行过度商业开发,造成景区内“两极分化”:一方面,因为鼓浪屿变成了“烧烤岛”,生存环境急剧恶化,鼓浪屿的“岛主”们选择用脚投票,纷纷开始逃离,常住人口从过去的2万多人,锐减至现在的6000人;另一方面,游客蜂涌而至,这个1.87平方公里的小岛,全年接待游客1136万人次,并创造了单日接待游客超过12万人次的历史纪录。人满为患,环境恶化,势必会给鼓浪屿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指出,世界遗产地的利用必须确保生态或文化的可持续性,确保利用不会对遗产地的杰出价值、完整性或真实性产生有害影响。这些文化遗产是具有与一般经济性资源不同的特殊性,不是商品和旅游广告,而是启迪民智的钥匙。换言之,信守世界遗产承诺,不搞过度开发,是世界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也理应成为遗产所在地政府的共识。

  国外的地质公园在科普方面做得很好。例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英国的“新森林”公园等,自然性的保持状况良好,专业讲解也比较到位,宣传手册中也很注重科普性的知识,这些都值得我国的地质公园学习和借鉴。特别是英国,2008年就曾宣布,由于申遗后维护和修葺的费用,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旅游效益,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因此,申遗我们要学学英国人的理性,把有限的资金花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刀刃上。

  可见,“世遗”世界第二,“保护”更需世界第一。52项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也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文化承诺。把世界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才能更好发挥文化遗产在见证和提升人类文明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专家指出,当前,文化遗产亟须由抢救性保护为主,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申遗为旅游、为开发的功利思想,找准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思路。比如,景区应重在教育和休闲,着手管理创新、科普教材的通俗化编印、加大导游培训等;用不遗余力的保护和传承,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第一大“世界遗产国”的责任    2017年07月12日
  • ·让世界遗产留下来“活”起来    2017年07月11日
  • ·世界遗产不仅仅是一笔资产    2017年07月11日
  • ·保护世界遗产应有历史担当    2017年07月1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