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让中东欧更好融入欧洲

2017年12月01日 09:03   来源:环球时报   王义桅

  如果说“中国在分裂欧洲”,那这是对中国-中东欧合作的最典型污蔑。然而,欧洲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老欧洲”却抱有这样的情绪和误解,甚至是敌意。

  《南德意志报》11月28日发表了一篇社论,标题是“中国与16个小矮人”。仅从这个标题,就能感觉到一股强烈的情绪。文章写道:“中国了解欧洲的薄弱点和突破线。凭借着2012年创建的‘16+1’(中国-中东欧峰会)的模式,中国打开一扇通向欧盟的大门——这是一条绕开布鲁塞尔的路。”其中,比较核心的看法是,他们认为利润丰厚的订单和中国投资对这些拮据的国家越重要,就越难对中国说“不”。

  根据笔者在欧洲交流的感受,欧盟一些人主要担心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可能会加大努力,利用其在中东欧正在建立的影响力来阻碍欧盟对中国的某些共同政策;第二,“16+1”合作机制中的某些国家可能会利用与中国的牢固关系,来加强与布鲁塞尔谈判时的立场。

  简而言之,就是欧盟担心影响力下降导致中东欧国家不听话,进而破坏标准。

  其实,中国始终把“16+1”当做中欧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于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建设。中国也是完全按照欧洲标准与16个国家打交道,其中11个欧盟成员国自不必说,5个巴尔干国家也是如此,帮助它们提升竞争力加入欧盟。至于它们“不听话”,本来在难民问题上已经不听话,这是欧盟的内政,中国没有介入。所以,那些“老欧洲”根本不应该担心“16+1”会助长波兰、匈牙利、捷克的离心倾向。

  而且,部分欧洲媒体和人士也在夸大其词,拿中国来说事儿。中国在该地区作出的投资承诺有很大一部分尚未结出果实,而且与欧盟的投入也无法相比。例如欧盟在2014年至2020年期间仅向波兰一国就提供了860亿欧元。

  英国“脱欧”引发欧洲的分与合,致使欧盟对自身团结非常敏感,这可以理解。但把“分裂欧洲”的罪名扣在中国头上,扣在“16+1”合作机制头上,实在是言过其实、不负责任。

  主观上,中国没有“分裂欧洲”的意图,相反,中国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这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分裂的欧洲对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且,中国是“合”的文化。新中国成立之时,就在天安门城楼上展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口号,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这么做。

  客观上,“16+1”可以说是继中国-东盟“10+1”合作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成功合作机制,从三个方面帮助中东欧国家更好融入欧洲:

  一是帮助削减欧洲东西方发展差距。保加利亚与卢森堡,人均GDP差了一个数量级。“16+1”帮助欧盟区域融合,尤其是助推5个巴尔干国家加入欧盟。

  二是帮助消除中东欧国家内部发展差距。例如波兰东西部发展差距大,但是在“16+1”的机制下有望得以消除。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地方省州长联合会所展示的地方合作机制,成为“16+1”合作新引擎。

  三是互联互通。“16+1”是“一带一路”对接欧洲的先行者,是中欧陆海联通的纽带与桥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曾表示,对包括11个欧盟成员国在内的这16个中东欧国家来说,仅仅依靠欧洲的投资不足以充分挖掘它们的潜力。“出于这个原因,我们欢迎这样一个事实,即作为新经济世界秩序的一部分,中国希望参与这个地区的进步和发展”。

  为推进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截至2017年6月,中国各地开通欧亚快线的城市已有28个,比海运缩短一半时间,当然成本也高出海运一倍。这主要是未达到规模经济,政策、技术联通不够,返程空载率很高。这些问题都正在得到解决。

  从“16+1”合作机制设计上来看是开放透明的,欧盟从一开始就是观察员,希腊、奥地利等欧盟成员国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也都是观察员。

  也许,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些“老欧洲”的担心正说明了“16+1”合作的成功,触动了他们的奶酪。当然,我们也要适当照顾“老欧洲”的关切,可推动更多欧洲国家和银行作为观察员加入。至于有人抱怨中国国企不公平竞争,不符欧洲的法治、环保等领域的标准,更应该强调中国发展导向的全球化与欧洲规则导向的全球化并行不悖,最终是创造条件实现欧盟标准。(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让·莫内讲席”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